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馋除之狈 (第1/1页)
88 宁子逸是真在抓虾蟆,非是做样子。他蹲在丛间,几近匍匐。 卫枫也见宁子逸短褐上沾江泥,发尾挂灰,因而离他几丈远时便停住。卫枫原想问宁子逸何时来楚、为何抓蟾、可是要除蟾……可他把宁子逸抓虾蟆时的模样见到,见宁子逸的带泥短褐、见染污狼尾,又不敢上前。 他想宁子逸文会上的清寒,想王仁自在马车上骂的话、想自己来楚后稳坐琴台。那口气便在胸腔里散了,教他躲在矮丛里,只敢远远看宁子逸抓蟾。 这哪都有蟾,这山门童宁子逸偏偏在这鹦鹉洲抓蟾。 我只希望是巧合,可王仁自放我于台下,又要返身回台上。 王仁自道:“看他抓蟾谗,不若下官再紧着时间审议案卷。” 他心声依旧是干净的,可我感受到了他心中的矛盾感:王仁自本不愿让我们见宁子逸,可他又不想拦我们。 我心中想:“这琅琊子入仕十年,都学了些什么?这又不对,莫不成他还能心口从一地去做坏事?” 若真如此,我也只能叹服。 于是,情形便诡异异常,这管事的、有关系的都不愿露面,我这个和宁子逸没说过话的却是往前。 宁子逸抓着了一只虾蟆,若有婴儿拳头大小,满身麻癞子的虾蟆蹬腿,努力挣扎。 宁子逸见我:“萧小将军……” 我听宁子逸想他该寒暄,又闻得他心中松气、提气。他实在不会张口,又想着心事,便低下身子,继续抓蟾蜍。 我说:“宁士。” 这一声我没有如此前掩饰,古怪沙哑的声音变成了一种明示。 宁子逸顿住,愕然瞪大眼睛。 我:“你画《寒山雪》,助武娘上诉,如今又来狂士埋骨之地抓蟾蜍,所求皆如本宫所想,可是?” 89 他捏紧手中的虾蟆。那虾蟆就鼓起肚子,短促地发了一声,宁子逸便立刻松力,让虾蟆舒服些。 他嗫嚅,反复,低低道:“不是,是陈刺史的独子有喘,方周岁,现下染病,我们怕他……” 我看他,他看我,话又说不出了。 我说:“王仁自封了疫重者,有数十民医不愿出,立生死状,至今未出疫重者。” 宁子逸上前:“殿下皆知晓?王仁自命封司季塑泥人、假宁和之孙出诊,也是殿下之意?六公主往私观,砸数百金像亦如是?” 我也不好说,便是封疫重者这事也是从他这儿方才知道的。合着王仁自不声不响、当不知情一般都能做些? 我的表情可能是暴露了我不知情的事,这让宁子逸高兴起来。他顺手将虾蟆放于身后背篓里。 “疫重者皆幼儿,”宁子逸道,“这虾蟆仆为师姐抓,夜里给她偷偷送进去……师姐说,药草已断,是下巡官王仁自迟迟不予批……” 他高兴得厉害,想自己运气好,又抓得虾蟆,又得除谗,便从怀里摸了一简,想往我手中递,动作做一半时看手上江泥,便把手往衣角一抹,再继续。“此疫发病急猛,常高热致喘,幼儿诚不能避,半夏、金钱俱无,因用险招,取蟾涎、蝠翼……” 他下了背篓给我看,指篓中老蟾,语脚起伏如燕:“今儿真高兴哩,殿下看,今儿得的蟾,口、趾、腹肤均褚黑色或黑褐者,仆我的自称方试哩,背俱粗糙发硬者,皆老蟾,以此蟾涎佐鸡卵,可压急喘,只消压得喘,便不会气绝,待周邑草药至,便可有救……” 他眼是亮的,高兴说出的话也急急带着宁邑的口音。 那简里该是刻着急需的草药,厚厚一卷。 我说:“除草药外,还有什么?” 宁子逸:“疫重者八千有余,幼子百数,此前汉阳城者数不过三万,疫重者每千人才得一民医。京医已至旬日,仆请殿下令医者入疫重者……” 简奉我面前,我不敢接。 宁子逸眼是干净而澄亮的,便是江泥伴身,仍是白如玉。 我说:“周邑草药不可动,乃他邑救命药;数十京医不可赴,为保城中万人命,宁士,你可知?” 宁子逸看我。 他道:“我知,可——” 他想民间私观里的国师金像,又想泥像义诊棚前的跪泣,最后还是想着师姐的那句。 “总不能就这样看他们……”宁子逸哑声。 我低头,也跪下,说:“宁士,需要多少蟾蜍?” 他不说话了,想着捡来的弟妹,想着师叔之孙卫枫。江上呜呜风声,原不是狂士断琴埋骨泣,是岸那边传来的丧歌。 宁子逸说不出数。 他背着篓,转身,也不再看我,往江那边跑去了。 江与天,是一色的沉。 90 卫枫从草丛里窜出来,他与我们隔了几丈,只听得宁子逸兴起时说的“蟾涎佐药”几句,余的都没听清。他慌忙拉住我手:“你跪我师哥做甚么,他骂你没背熟药典?可你又不是学此的,他竟然还生气,狂也不是这样啊……” 卫枫把我从地上拉起来。 这江水沉沉,我遥见长长幽帝垣。 幽帝作垣,残暴始起。 “萧雁,不会医不是你的错。” “便是会医,也无可奈何,”我说,“狼狈为jianian莫如是矣。” 卫枫听不得此话:“那便一起抓虾蟆,你与我来抓,那琅琊子去管人,若是我们抓不来,便叫你那小童夏鲤也来。” 「军乃取蟾涎,民暴,笞百,以为酷吏。岁夏,江寂,无呼。」 ——乾·谢晤《经闻异载·琅琊王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