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97洪灾 (第3/3页)
虽然3管齐下,不过今年暴雨确实让人无奈,才造成了这小规模的洪灾发生。 但及时弥补了过失,也没有人员伤亡,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1 听他这么1说,林糯糯就想起来有名的白鹤梁堤坝了。 或许,新修堤坝之时,可以参照白鹤梁来修? 林糯糯暗戳戳对凤不言提了1嘴。 她当年看过白鹤梁的纪录片,据说该堤的堤身均以整块大石条砌成,或长6尺,宽厚2尺,或长5尺,宽厚1尺6。 其高度,最高的有2十层,最低的也有5层。 同时,该堤的后方,还专门挖了1条宽两丈左右的“备堤河”,以此来对洪水起消纳防范作用。 而为了确保万无1失,前人还在备堤河的内侧修建了1条高度为4尺到1丈2尺左右的“内土备堤”,其高度根据所在地的地势高低来决定,地势越低,备堤高度越高。 当时解说给出的介绍便是,这条长堤工程的设计是十分精妙的,其3重防护设计,可以很好的预防洪水对于农田、农作物的伤害。 若是重现白鹤梁,那么对于防洪方面,可谓是能起到极好的防护作用。 不过,这修建堤坝所需的银子,可是1笔不菲的费用。 1 但凤不言之前整顿朝堂,可是抄了不少贪官的家产。 如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 所以银子这块不是问题。 如今雨也彻底停了,水也慢慢疏通,城内城外终于恢复了洪水前畅通无堵的道路。 城中暂居的人们也相继回到自家小院,去重整院落,有朝廷派发的家用品和粮食,他们的日子倒也不算难过,就是那些被淹了的庄稼,不知还能抢救多少回来,只能尽力而为。 1切都在慢慢恢复生机。 但这并不是结束。 俗话说得好,天灾之后,必有瘟疫。 水灾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口和牲畜的伤亡,虽然这次发现和拯救及时,并没有人因为洪灾死去,但是死掉的牲畜家禽却不少。 淹死的牲畜、以及那些昆虫,尤其是老鼠,和被洪水冲刷的垃圾,被带到人们生活的每1个角落。 1 这些死亡的牲畜和老鼠的尸体1旦不能得到及时掩埋,垃圾又得不到及时清理的话,就会为致病性病菌的产生和滋长提供了温床。 那些尸体会成为细菌繁衍的理想场所,到时候恶臭冲天的,哪怕没有人会感染上,也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 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那些死去的家禽和老鼠的尸体收集起来,集中焚烧。 而大水过后,饮用水源难免也会受到污染,大量的细菌会进入饮用水源里头,这些受到污染的水源如果不经处理,或没有足够时间自我净化就被人们饮用,那就埋下了生病的可能。 这也是为何古代,洪灾1过,就容易出现瘟疫的根本原因。 所以官府下发通知,1再强调,饮水需要谨慎,必须烧开才能饮用。 而那些淹死的牲畜,以及生活垃圾,则由官府派人负责处理。 林糯糯给他们设计了1套防护服,从头到脚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保证他们不受病菌侵染。 而口罩也必不可少。 从现代的知识来看,瘟疫正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 人与人之间的交谈,通过飞沫在空中运动,进入人的呼吸道,从而感染人的器官。 而用面纱围住口鼻,充当口罩,以此可以来达到防护目的。 哪怕那些开始腐败的尸体还不致病,但口罩也能隔绝1下臭气熏天的臭味,聊胜于无。 城外居住的百姓们更是应当警惕些,先把口罩戴起来,防患于未然。 然而哪怕是如此谨慎,城外的百姓还是有人染上了瘟疫。 首先开始是高热,接着是惊觉,继而神昏谵语,抽搐不断,那发病的样子很是吓人。 但染病本人却毫无知觉,仍然在高热昏睡之中。 林糯糯1打听,才知道这男人是因为节俭,而染上了病。 怎么个节俭法? 家里养了几只鸡,都被淹死了,这可把他心疼坏了。 1 这淹死的牲畜本该官府统1处理,拿去焚烧了,可他却舍不得,悄悄留了下来,自己把鸡给炖着吃了。 他家里就他1个人,两只鸡自然不会1天两天就给吃完。 等他分几天吃完第1只鸡,这第2只鸡都有些发臭了,但他还是舍不得丢,想着煮熟了吃了没关系,顶多闹个肚子,邻居的劝阻他也不听。 没想到这鸡吃下去没两天,人却1病不起,浑身发热,那温度烫得吓人。 林糯糯听了是哭笑不得。 节约是好事,但是有时候那食物都坏了还不丢,就不是节省,而是抠门且愚蠢了。 不过万幸的是,如今只有这1人出现瘟疫的情况,倒也好解决。 面对瘟疫的时候,第1件事情便是控制传染源,将感染瘟疫的地区和家庭封锁起来,通过发放物资的方式来切断人口流动。 那家里本就他1个人,至于4周的邻居,则得暂时居家隔离,进行观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