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师之死 (第1/1页)
我并不是生来就不能说话的,最初不过是不怎么爱说话,显得比较文静而已。 大概八岁前,一切都极为正常。父皇会抱着我说话,为我讲些朝中趣事;母后会为我做她最为拿手的祭桂糕,教我辨别各种气味。 直到那个穿着青衣的道士来到了宫里。 我记不得他的具体样貌,但对他那双漫不经心的眼印象颇深。 八岁的我抱着母后做的祭桂糕,懵懵懂懂地抬头看向他,撞进了他那双黑眸里。 ——散漫而无谓。 现在想来就像无意间闯入了深山,于古树下偶见仙人醉梦。但当时的我并不知道。 只是见着那双眼,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我自己都不懂的话:“今世可醒?” 他一怔,凝神打量我,忽地一笑,仿若被唤起了兴致。 他答:“醒世难矣。” 站在他身旁的帝王在那一刻变了神色,看向自己不过八岁的幼女。 我那时不懂帝王的眼神,却也敏感地感受到了不对,还不待细辨,身为道士的他便挡住了父皇的视线,道:“公主之言,可辩真假,当解陛下之困。” 他轻松松松说了这么一句话,把我推到了风口浪尖,一直到现在。 后来每每梦及此幕,我都想掐死问出那句话的自己。没事瞎问什么!好好吃祭桂糕不好吗? 他说出那句话的当天晚上,一切都变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母后会以那样一种癫疯狼狈的模样,抱着我说:“拾欢,答应母后,你不可以再‘说’话。” 她紧紧攥着我的手,尖锐的指甲抓着我生疼,一如她看着我的神情。 “好——”“啪!” “你不可以说话。”她又重复道。 被打的地方火辣辣地疼着,我低下头去,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但是没有用了。 “公主之言,可断真假。”这句话已经被传开了,伴随着当朝国师之死与探花郎造假一事。 那个与我只有一面之缘的道士死了,在我面前与父皇说的这句话竟成了他此生的最后一句话。 本来探花郎造假一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大家都以为按照程序走流程就能处理,也没人去麻烦当朝国师,毕竟这位是个狠人,跟着开朝先帝走南闯北打过江山,据说曾经展现过“五谷丰登”的仙迹来求得军粮。先帝去世,新帝登基,他依然容貌不改,青春依旧。 就这么一个可以走程序来解决的事,国师突然来了,并且在说出“真假”这么一个令人与造假案一事相联想的词后,含笑离世。 他说出那句判语后,一头秀丽的青丝便开始从尾尖处向上褪为白色,起初变化极慢,让幼女退下的帝王也没有发现,还打算询问他判语的意思。但国师再没有说话,只是笑着往宫外走去。帝王陪同其走到半路,才惊觉国师发色的变化。 待出宫时,他的头发已然全白,恍若日暮老人。 国师之死惊动京城,那句判语便也令我“天下皆知”。 呵。 但当时的我不知道,什么国师之死,什么探花郎造假,我全然不知,亦不知道我母后曾喊人备来热炭,准备让“公主之言”永不现世。 她最终没有那么做,我点头应下“不再说话”之时,那盆热炭就在房外,被匆匆赶来的大太监拦下。 太监尖着嗓子念出圣旨,给了我所谓的盛宠:与皇子同制,可言朝政。 我变成了第一个能与皇子相比的公主,甚至“可能”还拥有了争夺皇位的权利。 此事传出,满朝皆惊。 那时我真的太小了,被带到朝堂之上时,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但无论如何,母后打我了,还说了那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当时就想着向父皇告状。 顶着火辣辣的巴掌印,我看向带着十二琉的父皇。冰冷的白玉串珠将我告状的话压在了喉间。 明明是一片沉凝的朝堂氛围,我却恍惚听到了窃窃私语:“这个小丫头就是那个六公主?那个可断真假的公主?”“不会吧,这么小,恐怕话都说不清楚。”“国师……”…… 什么真假?什么国师?我为什么能听见这些东西? 八岁的我捏紧了手,蒙眬间体会到了什么,一切就像是母后庭院里的那潭“吃人”的深池。 “为什么秋耳jiejie说那池子会吃人,母后?”……“秋耳jiejie呢?我最近怎么没看到她?” 我低下头去,第一次恭敬地向自己的父皇行礼,方才看向大殿中央。 高坐位上的帝王没有再如以前那般,他没问我脸上巴掌印,平静地道:“小六,你觉得这殿中央之人如何?” ……不如何。 我看向殿中央的人,眨了眨眼。 十四岁的少年伏首于地,身穿一袭囚衣,安静而沉默。但那即便伏首也不掩的凌然之气,便是此前从未出过后宫的我都为之一振。 我侧过头去,不再看伏在地上狼狈不堪的少年。 周遭安静得可怕。 我在那一刻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什么都不知道的愚昧。 母后从未跟我讲过后宫之外的事,便是她的母家也从未提过,白日里只会教我认识调香,吃她做的祭桂糕;父皇虽会和我讲朝堂趣事,但他会隐去各种人名与官名,我只知有趣却根本无法从中听出利害关系;服侍我的宫女决不会和我讲述任何除玩乐外的事,便是曾经与我讲“吃人的深潭”的秋耳也后来不知所踪…… 昨日见到的道士说:“公主之言,可断真假。”可什么都不知道的我,如何断真假? 我听着不知何时又开始响起的“私语”,在明明安静无比的朝堂上竭力获得自己从未得到过的信息。 “谢家三子怕是保不住了。”“可惜了这少年骄子,未及冠便已是探花,但那事绝不能被他抖出去……”“西北怕是……算了。”…… 我不在乎自己为什么能听到这些,因为不重要。 “拾欢,答应母后,你不可以再说话。”母后歇斯里地的模样又浮现在我眼前,让我不敢再随意开口。 我看向伏首的少年,在一片“私语”里独没听到他的“声音”。 “恕儿臣失礼。”我听见自己如此开口,冷静微沉到竟有瞬间觉得并非女童声线。 该是错觉吧。 我这般想着,在或疑惑或沉重压抑的视线里,走向大殿中央的少年。 父皇,哦,不,帝王还在看着我,十二琉挡住了他面上神色。 我觉得自己漠然得可怕,不再像此前那般总是抱着祭桂糕吃得无忧无虑的天真烂漫。 我没有管少年人僵硬的身体,径直走到他面前,伸出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