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95、面圣 (第1/2页)
兴许是周边的官家老爷比较有作为,也或许是端钰一行人运气好,这一路行来,除了几波小土匪外,倒也有惊无险,数十日后,几人平安的来到了州府。 只是到了州府,想要见知府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小宝娘的娘家人有在县里当小官的,人好结交朋友,在县里关系人脉也有些,只是在州府却不怎么用的上,不然小宝爹也不会这么轻易就被判了流放,所幸也不是没盼头,就是要等机会。 端钰一行人只好先找家客栈住下。 只是一连十几日过去了,知府的门房还是把他们一行人拒之门外,给的说辞也越发敷衍起来。 小宝娘虽不是什么世家出身,但这些年跟着小宝爹也接触过不少官宦人家,对里面的门门道道心里有数,自然知道这些说辞不过是推脱之言,恐怕是知府大人并不想管此事。 如此一来,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也毫无用处。 小宝娘细细思索后,和端钰几人摊开了说,小宝的大嫂金宝媳妇已经慌的六神无主,公爹被人陷害至流放,她的丈夫受到了牵连,如今就被关押在州府大牢里,万幸的是小宝娘家的舅爷认识一个牢头,金宝又是牵连者,多方打点下,可以代为照料一二,只是再拖下去,恐怕也会遭到流放。 “娘,怎么办啊?” 小宝娘神色严肃而坚毅,挺直的背脊都带着不屈一般:“我们去告御状!” “御状?”金宝媳妇脸上除了吃惊更多了几分恐慌,那是骨子里对皇权的畏惧。 “这,这能成么?”京城可不是她们州府,何其的遥远,中间隔着数不清的城,还有崇山峻岭,路上又有多少强人路霸,艰险重重,远的像在天边一样,更何况即便她们能到京城,又怎么见到皇上,她们连知府的府门都进不去。 小宝娘道:“我听说月前有一位钦差大人从州府经过,我们可以跟上去,或许就能有一线生机。” 小宝娘这话倒是比去告御状这事要靠谱许多,只是钦差大人既然已经路过此处,可能已经开始返程,他们若要追上不容易。 端钰想了想,说道:“我们走水路。” 水路比陆路要快许多,不过停靠的港口未必就是钦差大人会路过的,但他们可以找往京城而去的船,这样只要方向一致,总能遇上。 “这。”小宝娘有些犹豫,水上的风险不比走陆路小,何况还有那么不确定性,但这的确是如今唯一的办法了。 “行,就走水路。” 端钰道:“我认识一些可靠的船家。” 端钰认识的船家实际上是魔教在这边的势力之一,他之前跟在楼啸身边,对他们也有几分熟悉。 船很快就租好了,价格比一般的船要贵不少,但是看着结实整洁的木船以及船上三个人高马大,动作利落的大汉,小宝娘觉得端钰实在是个可靠之人。 走水路的确是比走陆路要快许多,数十日后,五人上岸,到城楼附近的茶棚打听一番,那钦差大人还没到。 大概也是天公作美,这一路来倒是顺风顺水的,这也让众人原本紧绷的心稍稍松快了一些。 “爹爹,这里好多人啊!楼楼也好高啊!”安安这个年纪正是爱玩闹的时候,看到热闹就会好奇,所幸安安一直都很听端钰的话,并不会乱跑。 端钰也是第一来北朝国都,宏伟壮观的城楼,陌生的风土人情让他也有些好奇的打量起来,不过人多麻烦也多,为了防止走失,他紧紧的抓住安安的小手:“嗯,安安听话,一定要跟紧我。” “嗯。”安安乖巧的点着小脑袋,小手也紧紧的回握住端钰的手。 和安安比起来,小宝就要顽皮许多,当然,因为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小宝的顽皮相对来说已经减少了许多,尤其是在赶路的日子里,他基本都是安静的,只是会紧紧的跟在小宝娘身边。 几人顺利的进了城,找了个价格比较适中的客栈暂时安顿了下来。 此时天色还很早,辰时刚过,端钰在船上过了十几日,干粮都吃腻了,刚好点一些早膳解解馋,吃完后,有些累的端钰便带着安安上楼休息了。 结果端钰感觉自己才睡着没多久,就被楼下鼎沸的人声给吵醒了。 坐在端钰旁边玩的安安已经自己玩了一会儿了,此时见端钰醒来,立刻兴奋的叫了一声:“爹爹,你醒啦!” 端钰迷糊的应了声:“嗯。”语调慵懒,显然还没完全睡醒,只是楼下实在是太吵,让人根本睡不着。 端钰坐在床上醒了会儿神,才下床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润了润喉咙:“楼下在做什么啊?” “爹爹,爹爹,状元,状元!”亦步亦趋跟着端钰的小安安闻言立刻大声回答。 端钰推开窗,就见楼下道路两旁站满了百姓,远处,一列由官兵开道,中间簇拥着几个坐在高头大马上的学子队伍走来,为首者便是那鲜衣怒马的状元郎。 端钰从小长在江南,倒是第一次见此盛况,不由好奇的看了起来,为首的状元郎是一个三十几岁的青年人,也不知是端钰打量的目光太明显,还是这人太敏感,端钰刚盯着人看了一小会儿,那人就抬眸看了过来,瞬间,四目相对。 端钰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