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6章 天选炮灰只想活着(16) (第1/1页)
第236章天选炮灰只想活着16 这场讨论之后,郑学敏和王富芝写了一份报告,详述了这件事情的始末以及对梁小花造成的影响、对知青和社员关系的危害。 “知识青年下乡,是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要努力维护工农团结。但是纪春梅同志的做法,却是在欺压贫下中农出身的梁小花同志,是在割裂工农一家亲的大好局面。她因为一个发卡,肆无忌惮的污蔑、陷害梁小花同志,在整个生产队败坏梁小花同志的名声,行为恶劣。我们请求组织上重视此事,纪春梅同志应该向梁小花同志道歉,并且受到应有的惩罚。” 十里梁的二十位知青都在上面签了名。除了纪珊。 但是他们在信上注了几个字:十里梁生产队全体知青。 当然了,纪珊也没闲着,她用印刷体匿名写了另外一封信,晚了几天之后,专门寄给便宜二姐夫,说了说纪春梅和梁胜利的二三事。 嘿嘿,希望他们能顺利离婚吧。让纪春梅回家啃老,反正纪庆东和罗小芳那么爱她。 相亲相爱的三个人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可真是个童话故事般的美好结局。 梁大娘和梁小花去向知青办反映情况的时候,梁爱国怕他们说不清楚,还是跟着一起去了,顺便带去了知青们写的这封信。 老实说,知青办的同志们是懵逼的。 就一个发卡,至于吗? 但是看看哭的稀里哗啦的梁小花,好像也挺至于的! 对旁观者来说,这可能是件小事,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讲,这可能就是一辈子的心理阴影。更别说这事儿还在村里闹开了,人家孩子的名声大受影响。 想到这儿,他们又觉得很气愤。 这种气愤是针对纪春梅的。 你一个京城来的知青,因为一个发卡,就能搞出这么多事?这不是给他们添麻烦吗? 虽然他们真不觉得这是个事儿,但是,当事人来了,大队长来了,甚至知青们还全体写了信,他们要是不管,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我们会向上级反映情况,你们回去等消息吧。” 他们反映情况其实很快,人家是可以打电话的。先打电话把事情说清楚,随后把生产队盖了章的信和知青们写的信作为证据寄过去。 不久之后,纪珊他们就听到了最终结果。 纪春梅给小花寄了一封道歉信,还有100块钱的精神损害赔偿。 知青办那边表示,不光如此,纪春梅的恶劣行为引起了她所在单位的重视,她已经被单位开除了。 这其中当然也有其他人的影响。比如,和纪春梅一起工作的女工们。她们可能会想,纪春梅会不会诬陷她们?再比如,家里有孩子需要下乡的家长们,他们会想,纪春梅离开以后,不就空出一个工作岗位吗? 大家齐心协力,纪春梅想不走都不可能。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知青政策正在受到质疑,民意基础有所动摇,这个时候,纪春梅下乡期间破坏工农团结的行为被曝光,肯定不会被轻拿轻放。 梁小花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一方面喜极而泣,另一方面又觉得有点不安,觉得自己害纪春梅丢了工作,好像有点过分了。在她看来,一份城里的工作,是值得人为之头破血流的。丢了工作,就是天大的事情。 纪珊:“……当初纪春梅的行为对你伤害那么大,如果不是其他几位知青出面阻止,她说不定还能做出更过分的事情呢,那毁的可就是你的一生了。她根本不值得别人同情啊!任何人犯了错都得付出代价,你完全不用感到愧疚。” 赵红霞也跟着说道:“纪珊说的对,现在事情已经查明了,污蔑你的人也受到了惩罚,你要放下过去,向前看。” 梁小花被她俩说的连连点头。当年要不是其他四位知青出面,她真的想死。 而且,她已经试过撞墙了,她还试过咬舌头,还想过跳井,但是呢,撞墙和咬舌头,她狠不下心,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脑袋试探着撞了撞墙,除了撞出一个大包,头疼了一下,没有死成。 试探着咬了一下舌头,疼的眼泪哗哗的。 跳井吧,她们这儿有个大娘,小时候在井边玩耍,一不小心栽到井里去了,人倒是救上来了,生命也没有危险,后来还嫁人生了好几个孩子,但是她的脖子好像缩进去了,反正一直是脸和肩膀紧挨着的姿态。脖子也没法转动,想扭头就得同时扭身子,看着可别扭了。 她想跳井的时候,脑子里总是浮现那个大娘的样子,吓得没敢跳。 纪珊不知道她的心理活动,要是知道了,一定也是大无语。她这举动,和跳河前试试水温合适不合适,多少有点异曲同工了。 话说,纪珊和赵红霞为什么有机会来劝导梁小花呢?这事儿要从梁小花收到那封道歉信说起。 她收到信之后,直接就去找了大队长。 “大队长,我想让纪知青和赵知青做个广播。我想让大家都听听纪春梅知青的道歉信。” 梁爱国:“……” 咋还点名了呢?我给你播不行啊? “行吧。那你跑一趟去叫人吧。” 就这样,纪珊和赵红霞又来到了大队部。 赵红梅一贯的开场白:“喂喂,社员朋友们,大家好!” 社员朋友们:“……啧,又来了。” 纪珊:“今天,我们要念一封远方来信,是已经回到京城的纪春梅知青写给梁小花的道歉信,她为当年污蔑、冤枉梁小花的事情向她道歉。” 赵红霞:“敬爱的梁小花同志,我是纪春梅,在这里,我为我当年犯下的错误正式向你道歉。我没有查清事实,就随意给你乱扣帽子,导致你受到伙伴们和朋友们的排挤,让你承受流言蜚语的困扰,是我错了。对不起。我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诚挚的想你道歉,并请求你的原谅。” 纪珊:“纪春梅同志因为污蔑他人,已经被她的工作单位开除。这件事情也警示我们,一定不要随意造谣、污蔑他人,不要传播流言蜚语。你的一时口快,伤害的可能就是别人的一辈子。最终,也会自食恶果。请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播报的信息。感谢大家收听。再见。” 社员朋友们议论纷纷。 工作都丢了? 说个闲话这么严重呢? 以后还是要注意点! 当初传过梁小花闲话儿,为了这事儿而排挤过她、嘲讽过她、甚至骂过她的人,多少有点不自在。再见面的时候,也会主动和梁小花打招呼,她们说不出那声“对不起”,但还是用实际行动在表达自己的内疚。 小孩子,有一部分是缺乏同理心的,他们只知道好玩儿,根本不知道这种举动可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 当年他们跟风排挤梁小花,向她吐口水,甚至朝她扔石子,还有的孩子跟风跟大了,直接捡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头砸过去,梁小花当年可是被欺负的不轻。 但是梁小花性子软,别人一主动示好,她也就不计前嫌了。性格渐渐开朗了起来。 同村的小伙伴一多,她也不再往知青院跑了。 这件事情算是个突发事件,一次性就处理完了。纪春梅给十里梁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渐渐抹平,但是长期影响还是存在的。 比如,传闲话的人变少了。算是个意外之喜。 唐·彩陶绘缩脖俑,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脑袋朝下掉进井里的人,处理不好脖子可能会变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