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勳戚_344 人心所向 (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4 人心所向 (二合一) (第1/2页)

    圣旨到?

    听到这声太监的传令,很多大臣脸上表情十分JiNg彩。皇帝现在都在蒙古人手中自身难保,还能有闲心下发圣旨回京?

    当然,诧异归诧异,只要没有新帝登基,朱祁镇就还是那个名义上的大明天子。

    只见华盖殿内群臣跪倒一片,恭迎这道略显诡异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北狩塞外,听闻翰林院侍读学士沈忆宸无召领军赴京,此乃乱臣贼子谋叛之举!”

    “按《大明律》论罪,首犯处绞刑,从犯流刑,父母妻子流放二千里。率领部众百人以上者,不分首从一律处斩刑,父母妻子流放三千里。”

    “朕念及成国公劳古功高从轻赦免,仅诛首恶判处沈忆宸绞刑,以儆效尤!”

    当太监宣读完这道圣旨,满朝文武无论是站位沈忆宸的,还是反对沈忆宸的,此刻都沉默了……

    皇帝怕是土木堡一战後失了智,还没认清楚如今天下大势。这道圣旨真要到沈忆宸面前宣读,那就是君b臣反,不得不反,信不信明天京师城头就得cHa上“沈”字旗。

    别说是朝臣,连对沈忆宸始终保持着极大恶感的孙太后,此刻都不敢附和这道旨意。

    就算沈忆宸真的是谋叛之臣,当前局势下也得装聋作哑!

    孙太后一介nV流之辈都知道不能尊旨,明朝这种科举制度万里挑一的人JiNg大臣们,更是把装聋作哑给展现了淋漓尽致,连个三呼万岁接旨的样子都懒得装。

    齐齐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就等着孙太后跟郕王先发话。

    郕王毕竟还是没有什麽监国经验,面对这种诡异的场面,首先沉不住气朝着群臣问道:“诸位大臣,对於陛下圣旨你们如何看待?”

    回应依旧是Si一般的寂静,不认同旨意那是抗旨不遵,认同说不定明天就得被沈忆宸攻入京师杀全家,傻子才回答。

    可问题是,在乌云遮日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缺为国为民的傻子。

    沈忆宸想做这样的人,而於谦就是这样的人。

    只见他在一片跪倒的群臣中站起身来,大义凛然的说道:“沈提督为国为民忠心可监,臣认为此道圣旨是伪诏!”

    狠人!绝对的狠人!

    其他大臣听到于谦说出“伪诏”两字後,心中简直是敬佩不已,这几乎是等同於抗旨不遵。另外这道圣旨行文略显浅白了些,确实不像是朱祁镇亲笔或者口述的风格。

    不过话说回来,明朝皇帝自从有了票拟批红後,也没几个像太祖成祖那样任劳任怨,每天亲自批阅奏章,风格不像也很正常。

    有了于谦的带头,很快礼部左侍郎钱习礼站起身来,同样力挺道:“臣愿以身家X命担保沈提督忠君Ai国,遵从伪诏妄杀大臣无异於自取灭亡!”

    钱习礼这句话说的极重,想要问罪沈忆宸,无论最终结果是b反,还是如同岳飞那样冤Si风波亭,大明国运恐怕也将走到头了。

    满朝文武人心惶惶,怀来城大军义愤填膺,谁还会誓Si效忠朱明?

    但真正扭转局势,起到一锤定音效果的,是继任内阁首辅的陈循站了出来说道:“臣同样愿意相信沈提督,遭逢国难之际,绝不能中了瓦刺也先的离间计!”

    “臣附议陈阁老!”

    随着陈循表态,内阁仅剩下的最後一名阁臣苗衷,终於出声站队沈忆宸。

    “臣相信沈提督,愿跟少宗伯一样以身家X命担保!”

    翰林院现任掌院倪谦,打破了翰林掌院一般不介入朝政的传统,旗帜鲜明的站在沈忆宸这边。

    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个下午,身处yAn光之中的沈忆宸,笑着朝自己说出“论迹不论心”这五字。

    不管沈忆宸是否如同猜忌的那样有谋反之心,至少到目前为止他的举动就是在匡扶江山社稷,庇佑大明北境苍生万民!

    这种功臣要是被伪诏冤杀,那朱明就跟赵宋无异!

    翰林清贵的介入,就意味着科道言官群T将进行站位。说实话沈忆宸在翰林院、都察院、以及六科给事中的口碑,着实不怎麽样,类似於孙太后心中的印象。

    但明朝前中期科道言官跟明朝後期党争最大的区别,就在於很多人心中依旧有着一腔报国热血,愿意放下私人恩怨而站在家国大义的角度上看待问题。

    “兵部给事中何凯辉,愿信任沈提督!”

    “监察御史赵寒山,愿信任沈提督!”

    “翰林院修撰商辂,愿为沈提督担保!”

    站在殿外的京师中低品阶官员,纷纷朝着殿内高呼发出自己的呐喊。

    国破家亡之际,岂能因一道圣旨便处置功臣?

    “臣附议陈元辅。”

    曾经被王振诬陷入狱後,低调软弱许久的吏部尚书王直,此刻终於站了出来附议陈循的言论。

    他的表态,意味着内阁首辅跟吏部天官达成一致意见,阁部合流就几乎等同於整个文官集团,此刻朝廷内外再无足够的反对力量。

    望着台下群臣的站队,特别是阁部大臣愿为沈忆宸担保,孙太后脸上的震惊彻底掩饰不住。

    她万万没想到勳戚武将大部分土木堡阵亡後,沈忆宸一个区区翰林院从五品官员,加了詹事府左春坊大学士才堪堪达到正五品的“小官”,能得到以阁部为代表的大半文官集团力撑。

    此子,真的就这麽人心所向吗?

    “母后,此事该如何是好?”

    郕王朱祁钰非常清楚自己的尴尬定位,不敢过於摄入这种朝政风波,更不敢把皇兄朱祁镇的圣旨判定为伪诏。

    “郕王,你如今身为监国,当承担起天下重任。”

    孙太后神情严肃无b的回应了一句,这一次她并没有把决断权掌控在自己手中,而是交还给了郕王,让他来自行判断。

    因为孙太后心中隐约有种预感,可能未来的大明江山,快要变天了!

    “母后,儿臣我……”

    咋一听到让自己决断,郕王朱祁钰有些慌张,下意识就想要推脱。

    不过当他看到孙太后轻微的摇头举动,以及殿内满朝文武大臣的期待目光,朱祁钰把後面推托的话语咽了下去。

    刹那间,他明白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