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53 被迫禅位 (二合一) (第1/2页)
“什麽?郕王既然敢夺位!” 朱祁镇听到这话瞬间暴怒,要知道他自认为待朱祁钰不薄,换做别的藩王早就已经滚出京师到地方上就藩,而郕王弱冠之年还留在京师生活。 单这份情谊,先帝谁能b得上自己? 结果自己深陷鞑虏之手才多久,郕王朱祁钰就篡夺了皇帝大统之位,简直就是狼心狗肺! 并且朱祁镇激动之下,声调陡然间提升了不少,把帐篷内的袁彬、杨山等人都吓出了一声冷汗。万一要是被蒙古人发现有人潜伏进来想要带走皇帝,後果恐怕不堪设想。 不仅是自己等人要葬身於此,连带运输钱财酒r0U的数百民夫,乃至大同城上万将士都得承担也先怒火陪葬! “陛下还请息怒,切勿引起鞑虏怀疑!” 袁彬知道朱祁镇此刻心中的愤怒跟怨恨,但他只能y着头皮去安抚。毕竟除了自己之外,也无人能做到这一点。 “息怒?朕的皇位都要没了,如何能息怒!” 朱祁镇依旧处於暴怒状态中,然後把目光转向杨山吼道:“告诉郭登!” “不,告诉郕王,朕是不可能写禅位诏书的,他将永远是得位不正的乱臣贼子!” 华夏历朝历代,不管是主动禅位也好,被动夺位也罢,名义上都有禅位诏书这道非常具有重要X跟代表X的圣旨,预示着从表面上承认了继位者的合法X。 朱祁镇不写,对於景泰帝朱祁钰而言,就有着无穷的後患。 想当年永乐帝朱棣靖难成功,为何坐稳天下後这麽多年,依旧困困寻找建文皇帝的下落? 就在於只要建文皇帝没确定Si亡,没有下达禅位诏书,朱棣法统上的流程就始终存在着瑕疵,很有可能被对方藉此为由再度起兵。 现在朱祁镇落於蒙古人手中,谁知道太师也先会不会未来打着他的名义“讨逆”? 法统这东西没用的时候一文不值,有用的时候价值千金,得位不正对於华夏王朝而言,就是颗永远的定时炸弹。 “陛下,是太后下旨立郕王为新君的!” 杨山咬牙说出了实情,郕王并没有谋朝篡位,而是通过了皇太后代下圣旨继承大统。 虽然依旧存在着没有禅位诏书的法统隐患,但是朝廷百官跟文武群臣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异议。 更残酷一点说,朱祁镇被废了! 母后另立新君? 听到杨山嘴中说出是孙太后立郕王为新君,明英宗朱祁镇此刻只感觉如同天塌了一般。 兄弟篡位也就罢了,就连亲生母亲都放弃自己了。 难道皇家真的就没有亲情存在? “母后她为何要这样做?” 朱祁镇喃喃的问了一句,想要得知这个答案。 “卑职不知。” 杨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夜不收”总旗,连让朱祁镇写禅位诏书都是执行郭登的命令,他如何能得知孙太后的想法? 就在朱祁镇恍惚中,营帐外围盯梢的夜不收,再次隔着门帘向杨山提醒道:“杨总旗,鞑虏们已经吃喝完毕,再不走就走不掉了!”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以祖宗基业为重!” 杨山鼓起毕生勇气,又朝着朱祁镇催促了一句,他已经没有时间等待了。 意识到自己被放弃,朝中政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朱祁镇此刻彷佛心如Si灰。 什麽励JiNg图治,什麽开疆拓土,如今看来宛如梦一场! “好,既然朕的好皇弟需要这封禅位诏书,那便写一封给他!” 说罢,朱祁镇拿着桌上的墨笔,在明hsE的锦帛上书写了八字大字。 “天命已归,无复多言!” 前四个字代表着朱祁镇已经认命,後四个字代表着他心中的不甘。 朱祁镇身为从小接受过完整帝王教育的皇帝,并且帝王心术绝对称得上是明代皇帝中的佼佼者。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写这封禅位诏书,撕破脸皮的後果是什麽。 无论心中有多麽的怨恨郕王,身处险境都不能再去主动作Si。 卧薪嚐胆,忍越王g践之辱,未来才有自己翻身的机会! 与此同时,朱祁镇快速cH0U出一张白纸,奋笔疾书向孙太后描述自己的苦境,以及着重强调母子之间的温情。 无论如何,亲生母子之间的血脉是割不断的,朱祁镇相信天下任何人都可以放弃自己,母后一定会想办法救自己回京。 只要母后始终站在自己这一边,那麽一切就还有希望。 不得不说,明英宗朱祁镇对於权谋斗争的理解,有着极高的天赋。 只可惜身为帝王,天赋更应该点在文治武功上面。 伴随着蒙古大军的酒足饭饱,杨山拿着这两封书信返回了大同城。 当郭登得知朱祁镇害怕遭逢不测,而拒绝混在民夫队伍中一同回来後,脸上的神情一时复杂无b。 战败是一回事,懦弱又是另外一回事。 曾经太祖、太宗金戈铁马,大明铁骑漠北万里纵横。如今朱祁镇却苟且偷生,放下了大明天子的至高威严,真是令历代先帝蒙羞! 当然,这种想法郭登也只敢在心中愤慨,确定了朱祁镇不愿突围而出,以及拿到了新君想要的禅位诏书後。他当即下令关闭城门,拒绝与蒙古鞑虏的一切对话,做好了与大同城共存亡的准备。 面对大同守将这突然的“翻脸”,也先同样是B0然大怒,他本以为外有朱祁镇这张王牌,内有广宁伯刘安跟镇守太监郭敬两个内鬼,对方很快将会放弃抵抗。 特别大同城奉上钱财酒r0U认怂,更是坚定了太师也先这个想法。 结果却走向了另外一个方向,岂不是狠狠打了也先的脸? 如今的太师也先在蒙古威望正值顶峰,号令诸部莫敢不从,当即就命令部将博罗茂洛海率领大军攻城。 同时通过暗探秘密联络到广宁伯刘安,以明英宗允诺进封他为侯爵的空头支票,诱惑他前往京师报信。 就说蒙古大军依旧想要与大明和平相处,甚至愿意把自己的meimei嫁给朱祁镇,回京後仍正大位! 只要多派使臣送来钱财,一切都能谈,都好说。 有了进封为侯爵的许诺,广宁伯刘安这下城也不守了,立马P颠P颠的返回京师,徒留郭登一人面对蒙古的二十万大军。 战前犒劳敌军已经够魔幻了,结果还来了一出名义上的主帅临阵走人的戏,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大同府的参将不是身经百战的郭登,可能大明的历史走向又将会有另外一个结局。 正统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经历过整日的厮杀之後,大同城下躺满了蒙古人的屍T。 身为大明九边第一重镇,大同的城坚池深是毋庸置疑的。蒙古大军连日从宣府行军到大同叩关,本就不善於攻城的草原民族,连丝毫的攻城器械准备都没有,就靠着几张云梯y上,结果那是可想而知。 加之守城过程之中,郭登亲临一线奋勇杀敌,朝着众将士喊出了“不令诸君独Si也”的口号。 堂堂主将愿於普通士卒共生Si,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大同守军岂能不士气大振? “太师,这般仓促进攻大同城,儿郎们Si伤太惨重了!” 望着大同城墙下的遍地屍T,阿剌知院终於忍不住劝说了一句。 就这一日进攻,蒙古大军就已伤亡数千人,哪怕得到了土木堡战果实力大增,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太师也先此刻双眼布满血丝,哪怕阿剌知院不说,他心中其实也清楚靠着蒙古勇士强攻大同城,哪怕最终攻陷下来了,惨重伤亡对於蒙古而言也是不可接受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