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31 土木之变 (二合一) (第3/3页)
蒙古大军营地中,也先坐在马上遥遥望着土木堡内的明军士兵,始终没有下达进攻的号令。 “太师,我们什麽时候去拿下明国皇帝?” 阿剌知院语气有些迫不及待,毕竟蒙古被逐出中原七十来年,始终遭受着明军的进攻跟杀戮。 1 时过境迁,今天终於把明国皇帝给围困在土木堡,曾经遭遇到的羞辱当十倍百倍奉还! “还没到时候。” 太师也先淡淡回了一句。 困兽犹斗更何况明国的十几万大军? 虽然目前蒙古铁骑占据着绝对战略优势,但人数上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仅仅b明国兵马多出来几万人而已。 如果就这样正面强y攻打,就算最终能取得胜利,伤亡恐怕也十分惨重,这对於也先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蒙古人不b汉人数量庞多,整个草原所有部落加起来,也仅仅数百万人而已,每一个蒙古儿郎都是极为珍贵的财富。 “那我们该怎麽办,就这麽看着吗?” “万一要是明军增援部队前来,或者说让成国公朱勇缓过一口气,想要继续围困下去就没那麽简单了。” 能把明国皇帝围困在土木堡,对於蒙古人绝对是意外之喜,阿剌知院万万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 1 哪怕付出惨重伤亡,只要能把明国皇帝给拿下,获得的回报将是不可想象的。 粮草、布匹、铁器、乃至nV人! 这些都将成为明国皇帝的交换物,赵宋靖康议和的场景,将在朱明身上重现。 也先没有搭理阿剌知院的询问,反而侧身朝着另外一边的脱脱不花说道:“大汗,要不麻烦你去明军营地走一趟,就说我们想要与明国议和。” “也先,你这是什麽意思!” 几乎就是在也先话音刚落的瞬间,脱脱不花的异母弟阿噶巴尔济就站拉出来,怒目圆睁的望向对方。 从来都只有失败者向胜利者求和,现在蒙古大军掌控着绝对的优势,也先却让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去向明国皇帝议和,简直就是在ch11u0lU0的羞辱! 哪怕现在鞑靼部弱势,可h金家族的血脉承载着成吉思汗的荣光,岂能容太师也先这般蔑视? 面对阿噶巴尔济怒火中烧的模样,也先仅是淡淡一笑完全没搭理,继续朝着脱脱不花说道:“大汗,明国皇帝虽然已经陷入困境,但依旧拥兵十几万之众,想要强攻下土木堡定然会伤亡惨重。” “据探子回报,明军现在极度缺水,只要我们主动议和放他们去饮水,明国皇帝一定会同意。” 1 “他们的兵书有句古话,叫做围师必阙。当明军从土木堡下来取水的过程中,就是我们大举进攻的好时机!” 不得不承认在知己知彼这条上,也先领先了明朝几个位面,完全掌控住了此刻明军的危机跟心理动向。 “那为何要本汗去?” 站在谋略的角度,脱脱不花知道也先计划是正确的。但前往明军营地议和就意味着风险,甚至很有可能这就是也先的借刀杀人之计。 如果也先给不了充足的理由,脱脱不花是不可能答应议和的。 “因为你是蒙古的大汗,只有这个身份才能赢得明国皇帝的信任。” “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重现大元的荣光,不要辜负了你身上的h金家族血脉。” 也先用着唏嘘与羡慕的语气,说出来这段话。 从脱欢开始,他们父子二人就掌控着蒙古太师席位,却始终只能扶植傀儡大汗上位,没有办法取而代之,缺少的就是h金家族的血脉。 如果自己也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何时轮得到脱脱不花这种废物窃据汗位? 1 “好,本汗就去跟明国皇帝议和,成吉思汗的子孙永远都是草原上的雄鹰!” 脱脱不花不甘示弱的回应着,相b较脱欢时期的彻底傀儡,现如今鞑靼部掳掠了nV真跟辽东的人口,实力增长了数倍之多,他愈发想要证明自己蒙古大汗的尊严。 “那就请大汗尽快前往明军营地吧。” 也先面带笑容微微欠身,算是给脱脱不花行了个礼。 这个“示弱”的举动让脱脱不花感到很受用,多少年瓦刺部的太师没有在自己面前以臣子身份自居过。 他当即就号令自己的怯薛军,浩浩荡荡的朝着土木堡方向奔袭而去,甚至还特地在蒙古大军面前显摆了一把勇气。 “太师,看来我们的大汗有些蠢蠢yu动了。” 望着脱脱不花的张扬举动,伯颜帖木儿面露不善的说了一句,言语中丝毫没有对蒙古大汗的尊重。 “任他去吧,等拿下明国皇帝,草原诸部将万众臣服!”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先眼神中有着一抹遮掩不住的野心慾望。 1 蒙古大汗的汗位,不应该只属於h金家族血脉,而是有能者居之! 此刻朱祁镇的御帐中,已经得到了蒙古使者传来的议和消息,并且蒙古大汗脱脱不花将亲自来到土木堡跟自己相见。 对於这个突然的“好消息”,王振跟朱祁镇简直是喜出望外,他正在为缺水问题焦头烂额,要是再拖上一天,恐怕就得殊Si一搏突围前往桑乾河了。 英国公张辅等老臣觉得其中有诈,瓦刺大军已经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怎麽可能主动来向明军议和? 可蒙古大汗脱脱不花的求见,却让朱祁镇有些冲昏头脑。要知道蒙古虽然包括瓦刺部在内的绝大多数部落,已经向明朝俯首称臣,但真正的蒙古大汗臣服,却要等到嘉靖年间的俺答汗。 不管战事如何不顺,如果能借此达成让脱脱不花这个岱总汗向自己称臣,那麽朱祁镇将超越先皇四帝的成就,彻底在史书中抵消亲征伤亡惨重的负面影响。 只能说有些时候王振跟朱祁镇天真的可Ai,不但憧憬着双方能握手言和,还做着想要对方顺势称臣的美梦,完全没意识到十几万明军已然成为刀俎下的鱼r0U。 当朱祁镇决定议和的那一刻起,就等同於把明军困兽犹斗的战意给破碎了。没有了那GU殊Si一搏的决绝,每个人都不切实际的想着蒙古人放一条生路安稳回家,反而没有人可以活着回去。 命运的枷锁,已经不知不觉套在了朱祁镇的脖子上,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