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逢春-1 (第1/3页)
1966年。 纪延第一次见到土生是在那年的腊月二十三,纪延12岁,土生8岁。 北方的雪粒子正簌簌地往他大衣里钻,他站在门廊下,看警卫员从吉普车里拖出个黑黢黢的活物。 那团影子在雪地里蜷成刺猬一样,旧军装裹着的身板比同龄孩子壮实两圈。纪延闻到牲畜棚特有的酸腐味。 父亲说,这是他在炮兵旅当政委时犯的错误,那女的死了,就由他接回来养。 “叫哥哥。”父亲的皮鞋尖碰了碰那团影子。 影子蠕动两下,露出双皴裂的小手。指甲缝还里嵌着黑泥,掌心拖着个烤的焦黑的物件,在零下二十度的空气里翻出白烟。 纪延认出这是烤红薯——警卫员说这孩子揣在怀里捂了一路。 纪延点点头,转身往正房走,身后传来一声红薯砸在青砖上的闷响,混着警卫员压低嗓门的呵斥:“脏爪子也敢碰大少爷!” 那团黑影被拽着拖向锅炉房隔壁的旧仓库,那里堆着报废零件和发霉的军粮袋。 入夜,纪延写完俄语作业后推开窗,月光把檐角的冰凌照的透亮。 他看见白天那团影子蜷在暖气井盖上,旧军装裹着鼓囊囊的棉裤,裤腿还沾着装甲车履带的黑油。 警卫员第三次举着手电筒过来驱赶时,土生把冻红的脚趾塞进冒热气的井盖缝隙,像只被雨淋湿的土狗固执地守着最后的热源。 连续三夜如此。 第四天的清晨,纪延在晨读时听见门外窸窣响动。拉开门缝,五个还冒着热气的粘豆包整整齐齐地码在石阶上,粗瓷碗底压着张烟盒纸,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给哥”。 他抬脚跨过那些吃食,傍晚回来时,碗里少了两个粘豆包,烟盒纸背面新添了炭笔字:“对不己,哥,我è了。” 纪延捡起剩下的豆包,红铅笔在“己”字上画圈,蓝铅笔在旁边写下“起”。又给“è”字画了叉,工工整整补上“饿”。 烟盒纸被重新压在碗底,露水把墨迹晕成淡蓝色的雾。 第二天土生蹲在廊下盯了那纸片半个钟头,手指头在地上比划,冻裂的指甲缝里嵌满灰。 纪延拉开门,惊得他差点打翻粗瓷碗。 “进来。”纪延用钢笔敲了敲书案。 土生贴着门框挪进来,棉鞋在地毯上蹭出两道泥印,他把瓷碗里的粘豆包递出去,“哥,吃。” “自己吃。”纪延把钢笔塞进他皴裂的手心,看到他手指关节上的冻疮肿得像紫葡萄。 “握这里。”纪延捏着他食指往笔杆上按,“写横要平,写竖要直。” 土生憋得额头冒汗,钢笔尖戳破草纸。“饿”字最后一捺歪到纸外。纪延握上他手腕,带着笔尖在纸上划直线:“字写歪了不要紧,子弹歪了要打死人的。” 等到过了晚饭,土生才终于把“对不起哥我饿了”写得勉强能入眼。 离开后,他偷偷把写废的草纸塞进裤腰,走起路来沙沙响,像揣着满兜的粘豆包。 三日后父亲的军靴踏进书房时,土生正趴在案头描红。 他的影子被夕阳拉的很长很长,棉衣后领翻着毛边,露出段晒成酱色的脖颈,纪延则坐在一旁的红木圈椅里翻阅俄文版《静静的顿河》,铅字在泛黄纸页上洇成游动的蝌蚪。 锅炉房的老张跟在纪父后头,棉手套指着土生直哆嗦:“俺亲眼见着,小崽子偷了少爷的金笔!” 纪父的靴底踏出满地冰碴:“交出来。” “俺没……”土生刚张嘴就被警卫员按在地上下跪。 纪延忽然开口:“我给的。” 老张的麻子脸瞬间涨成猪肝色:“大少爷您……” “上周三。”纪延合上书本,袖口纽扣磕在桌案上,“墨水瓶打翻,钢笔也脏了。” 土生膝行着来到纪延脚边,从裤兜里掏出个手帕包,层层剥开露出里头锃亮的钢笔:“俺…俺擦干净了……还给哥……” 纪延用鞋尖拖着土生的屁股,“起来,跟上。” 说着他在门槛处停步:“以后擦笔用麂皮,手帕会留毛絮。” “晓得了哥。”土生把脸埋进手帕里嗅,像在确认是否真的有毛絮残留。 谁都没有看见父亲在背后愈发冰冷的眼神。 书房暗格里,纪父的将官证一直压在全家福相框下。照片里十二岁的纪延穿着笔挺的学员制服,眼神像擦亮的枪管。 这才是他优秀的独子。 此刻他透过雕花门缝,看见土生正用麂皮擦拭那支钢笔,冻疮的手背蹭过纪延的列宁装下摆。 “这是污点。” 他想起土生娘咽气前攥着银锁片的手,那截手腕比枪管还细,却在他皮带扣上勒出血痕。 “不干净的东西,就该绞碎。”纪父的军靴碾过土生落在地上的描字纸,像碾过一只蚂蚁。 气象站的预警来的太迟,纪延走出大院时,雪粒子正顺着他列宁装的领口往里灌, 父亲午后的吩咐还在耳膜里嗡嗡作响——“你这段时间有些松懈了,我会安排那个小杂种回到他该待的地方。” 书房里的将官父亲把茶杯磕在书本封皮上,泼出的碧螺春把书页打湿。 纪延走在路边,数到第三十七根电线杆时,后面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土生摔在雪堆里,开线的棉鞋下,十根脚趾已经冻成发胀的紫茄子,指甲盖泛着青灰。 纪延想起今早路过锅炉房,看见这小崽子正用铁锨给车轱辘除冰,呼出的白气在睫毛上结成冰花。 “哥……装甲车、车头灯……”土生支起上半身,从棉裤暗袋掏出个油纸包,“俺擦了三遍……”冻僵的手指抖开层层油纸,露出擦得锃亮的废弃车灯罩,玻璃内侧还留着哈气画的笑脸。 纪延抬脚碾碎冰壳继续走,听着后面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最终还是放慢了步伐。 暮色漫过白桦林时,纪延找到一座废弃岗亭,划完第三根火柴时,土生拖着捆枯枝滚进来。 “哥,俺、俺带了火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