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56 正名(二更) (第2/2页)
祖的期盼云云,气氛其乐融融。 顾燕飞立在香案前,抬手在前方那道写着“戚朝宁”名字的牌位上轻轻擦过,指腹擦过那萦绕在牌位上的白光,细细地感受着那缕微弱的魂魄。 她可以想象,祖父势必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才能留住这缕魂魄,为他们的亲祖母寻得这一线生机。 原本,祖父应该是想让子孙的香火一点点地温养祖母的魂魄,这是个好方法,但至少要百余年才能让魂魄凝实。 而更好的方法是“正名”。 让原本不存在于世的替身获得属于她的名位与身份,让她的名字堂堂正正地出现于世间,记录在族谱中、牌位上,让后人记住她的名字。 唯有如此,才能让替身摆脱“替身术”的禁锢,获得真正的新生。 就像现在。 只需要再温养些时日,祖母就能重归轮回了。 当顾燕飞收回右手后,转身时就对上了不远处顾渊那双含笑的狭长眼眸,剑眉星目的青年在几步外对着她招了招手:“meimei,走吧。” 顾燕飞嫣然一笑,快步跟上了顾渊一行人,衣袂飞扬,步履闲适。 众人出了祠堂后,夕阳已然落下了一半,彩霞漫天,如织似锦。 “今日真是劳伯祖父以及众位族老费心了。”顾渊对着族长以及一众族老们拱了拱手,举止得体,不卑不亢,“还请诸位留在府中帮忙主持分家事宜。” “如今长房只有我和meimei相依为命,很多事还得仰仗族里。” 顾渊平日里寡言少语,但不是木讷,他在军中那么多年,见过的上峰同袍各色各样,也经历过各种场面,他又怎么会不懂这些人情世故呢,从前不过是懒得为之罢了。 看在族长以及族老们的眼里,只觉得顾渊从前是少年桀骜,如今经历过这一番风风雨雨,顾渊长大了,也成熟了。 族长满口应承,心里略有几分唏嘘,更多的是赞赏。 落后了两步的顾燕飞走到了顾渊身旁,落落大方地说道:“堂伯祖父,顾家出了这样的大事,以后族中应当守望一心。大哥跟我说过,从小蒙族中长辈照看,时刻铭记于心。” 她先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漂亮话,然后才转到正题,“大哥一直叨念着,想为族中置办族田,修建族学。” 族长与族老们皆是一惊,喜形于色,全都热切地望向了顾渊,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有心。 顾燕飞接着道:“我顾家虽是行武起家,但乱世武将,盛世文臣。日后,皇上要择贤而用,必会大兴科举,重用文臣。” “族里各房各枝都好,我们顾氏才会好。” 她这话听得族长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其他族老们也似乎都看到了自家儿孙金榜题名的那一日,全都露出了向往之色。 顾渊眉眼一挑,看着meimei的眼神愈发柔和,默契地接口道:“伯祖父,我想拿出一成产业为族里置办这些……” “好孩子,你和你大哥都是有心的好孩子。”族长欣喜若狂,略带几分急切地打断了顾渊的话,对着顾燕飞与顾渊赞不绝口,只恨不得把这对兄妹给供起来。 他们顾氏是有个爵位,但爵位是属于顾尧、顾宣这一脉的,其他族人温饱无忧,却并非个个富贵,族里也不乏读不起书的孩子以及无依无靠的孤老孤儿。 以后,族中多了顾渊置的祭田与族学,就大不一样了,祭田所出可以抚恤孤老、养育孤儿,族学可以培养族中子弟,也免得那些天资聪颖的顾氏子弟因为家贫读不起书而被埋没。 族老们也交头接耳地议论起这件事,每个人的眼睛中都闪着灼灼的亮光,神采飞扬,甚至于,今日顾家被夺爵的阴霾都扫去了大半。 顾渊又道:“伯祖父过誉了。” “都是一脉同宗,一荣俱荣,族中繁荣昌盛,才是家族兴盛绵延的长久之道。” 这番话说得是大义凛然,句句都为了族里,听得族长与族老们更为受用了。 族长一脸欣慰地拍了拍顾渊的肩膀,笑容明朗地满口承诺道:“渊哥儿,你放心,好好当你的差,其他的事,我们这几个老骨头都会盯着的。” 本来,族长就会留在府里盯着分家的事宜,以免出了差错,现在是更上心了,就差指天发誓了。 其他族老们也不甘落后,你一言我一语地应承着。 对于他们来说,这也确实是涉及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今天顾渊亲口允诺分出一成产业给族里,那么顾渊分到的产业就势必会关系到“那一成”有多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