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7 求亲 (第2/3页)
“百里三皇子的提议,朕心领了。” 皇帝坚定如磐石的目光对上了下方的百里胤,语气不轻不重,却是少见的强势,不容置疑。 百里胤平日里玩世不恭的面庞依然带着笑,目光锐利地与皇帝对视。 景国皇室的那些事也不是什么秘密,皇帝和楚翊父子处境艰难,康王又野心勃勃,世家底蕴充沛,又倾各家全族之力地扶持康王,皇帝父子可谓是危机四伏。 皇帝登基已有一年,至今未坐稳这江山。 两国联姻对大景皇帝是大有好处的,可以助大景皇帝稳住皇位。 于公,他能顺理成章地要求景国把新型燧发枪的图纸作为给帝姬的聘礼,这比原先所提的条件应该更能让大景皇帝心动; 而于私,顾二姑娘芳心落空,自己也有机会美人在怀。 不想,大景皇帝竟然这般短视,一口拒绝! “皇帝陛下可考虑清楚了?”百里胤徐徐问道。 即便他没有吹胡子瞪眼,也没有怒言以对,但任谁都能从他蓄意放慢的语速中听出他的不快。 “朕金口玉言。”皇帝轻轻掸了下袖子,前一句掷地有声,后面的话又变得敷衍淡漠起来,“我大景风光秀丽,山河壮阔,与越国有异,百里三皇子难得来了我大景,就该四处好好玩玩才是,才不负这千里之行啊。” 百里胤褐色的瞳孔中渐渐地蒙上了一层冰霜,渐渐地收敛了唇角的笑意。 八年前,是景国的宣仁帝楚洛求着越国议和,主动提议将楚翊作为质子送去越国。 现在,他们越国愿意送帝姬结两国秦晋之好,他们景国倒是不乐意了?! 无论百里胤心底掀起了怎么样的暗潮,他依然没有失态,只是周身渐渐变了一种气质,不再嬉笑玩味,而是冷厉高傲,释放出一股子阴鸷如枭的气息。 金銮殿上,静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越国三皇子的身上。 百里胤强压着心中的巨浪,怒极之后,他反而冷静了下来,那英俊粗犷的面庞上又挂上了自信飞扬的笑容,大声道: “贵国有燧发枪,吾越国亦有数十万战马雄师。” “越、景两国隔江为邻,若是结秦晋之好,吾国可助贵国拿下西北戎族。” 他的声音更洪亮,中气十足。 这个条件一出,满朝文武的心也都震动了,齐齐地倒吸了一口气。 不少官员都被他这番话说得有些热血沸腾:太祖英明神武,开疆辟土,而先帝只能勉强守业,若是大景能在今上手上扩大领土,成就明德盛世,那么他们这些官员也同样与有荣焉。 百里胤笑容更大,眼神如炬,继续说道:“吾越国是很有诚意的!” 这句话说得温和,但下一刻,他又话锋一转,语气中添了几分刀锋般的锐利:“但吾越国也不会怕了谁。” 最后的这句话几乎一字一顿,斩钉截铁,威胁之意溢于言表。金銮殿上的空气陡然一冷,仿佛刹那间从春转冬似的,冷意弥漫。 八年前景、越两国大战,景国惨败的事历历在目。 越国在扬州势如破竹,当年若非先帝主动求和,不惜赔款,并割让了黄水洋海域,还送了楚翊为质子去越国,否则,那场战役还不知道会怎么收场,恐怕越国大军早就一路北上了! 想起这些往事,有些官员已经生了畏战之心,三三两两地交换着眼神。 空气中隐约弥漫起一丝丝不安的气氛。 一个清越明澈的男音忽然打破了静谧的空气:“听闻越国圣人重病在榻,天圜司夏侯尊主奉命监国。” 青年的声音不疾不徐,语气轻轻巧巧,仿佛一阵和暖的春风吹进这临近冰封的金銮殿。 百里胤猛地转头看向了站在皇帝右侧的楚翊,双眼不可自抑地微微睁大。 楚翊的唇角噙着一抹浅浅的笑意,从容自若,幽幽叹道:“贵国太子如今的处境可不好过啊!” 他话中叹的是越国百里兆,身为太子,却无权监国。 其实是在讽刺百里胤:越国圣人重病,如今越国内忧未平,自身都难保,还想像八年前那样出兵景国不成?! “……”百里胤几乎用尽全身的力气,才勉强稳住情绪,没有失态,心却沉了下去。 楚翊怎么会知道圣人抱病的事!? 去岁腊月,圣人装病来试探他们这些皇子们,可谁想,不过是短短一个月,假病居然变成了真病,圣人的龙体每况愈下。 他也是前日收到太子皇兄的密信才得知的,信中说,圣人圣旨令夏侯卿监国后,就倒下了,至今昏迷未醒。 如今太子皇兄的处境委实是艰难,所以百里胤无论如何也要得到新型燧发枪,让太子皇兄如虎添翼。 问题是—— 楚翊这几个月都身在景国,他又是如何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越国之事,还是这等机密大事! 楚翊含笑回望着百里胤,神情一如往常的温和平静,岳峙渊渟。 两人的目光在半空中静静地相接。 百里胤的心中一下子凝重了起来,夹着一丝丝的慌乱。 这是一种局势脱离他掌控的不安。 朝上的气氛一时僵住了。 哪怕之前朝臣们不确定楚翊所言是真是假,现在看百里胤的反应也确定了,越国圣人百里弘是真的病了。 楚翊淡淡地又道:“联姻就不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