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泥人气(周满回望他,回望着这一双...) (第2/3页)
,连气都喘不过来!这泥盘街上谁不信你王菩萨?我连日来给他吃的都是你开的药,可却眼睁睁看着他没了……” 她说着,又扑到那孩子身上哭。 王恕怔愣着回不过神来。 药童孔最却是满面怒色:“我们大夫在泥盘街行医也有两年,平日里周济布药,连进门的乞丐他也一样医治,一直以来从未出过什么差错,街坊邻居都是有目共睹。你凭什么说是他开错了药,害死了人?” 那妇人抬首,双目充满愤恨,竟道:“你问凭什么?好,那我就告诉你凭什么!” 她竟直接走出医馆,到外头街面上一看。 门外便有个卖炊饼的小摊。 妇人径从小摊左右两边各取了一块炊饼,拿进来便举到王恕面前,一双眼底蓄满了泪:“这两块饼,一块甜,一块咸,但请王大夫告诉我——哪一块是甜,哪一块是咸!” 王恕的目光从她脸上,移到那两块饼上,却是动也不能动一下。 周满心中便忽然升起一种不妙的预感。 果然那妇人见了王恕这般反应,眼底的泪一并滚落下来,已是伤心欲绝,丧子的愤怒令她状若疯狂,嘶喊起来:“分不出来,也不敢尝吧?那日你到我家中看诊,我为你煮了一碗面,但误放了两道盐,你却一点也没尝出来!你是一个大夫,可竟分不出甜咸苦辣,又怎敢开馆行医,为旁人治病!” 神农曾尝百草。 大夫虽不用亲尝每一片药,可连甜咸苦辣都分不出的大夫,谁敢轻信? 听者中顿时一片悚然。 异样的目光,顿时都落到了堂中这道萧疏的身影身上。 王恕张了张口,似乎想为自己辩解,但又说不出一句话来。 周满在旁边紧拧了眉头。 还好孔最拦在最前面,大声道:“尝不出甜咸苦辣便不能当行医吗?在此之前我们大夫从未出过错!要给人定罪,总要讲个证据吧,你们把药方和药渣拿来!” 大夫开药都会给药方留作存证,怕的就是万一将来出事好有个查证。 孔最不相信王恕会出错,自然会要药方。 可周满看见,王恕好像完全没看见这些。 这尊泥菩萨只是看着地上那已经失去了气息的小孩儿,整个人都在恍惚之中。 直到那妇人拿出药方:“这就是你当日开给我儿的药方,且看看是不是你的字,难道还能抵赖?” 同时有街坊端来了熬药的药罐,将里面黑乎乎的药渣倒在桌上一张白纸上。 孔最拿过那张药方看了,确系王恕字迹。 王恕这才回过神来,伸手拨开那些被浸润的、已经熬过两轮的药渣。 这里面大多都是些草木的根茎,极好分辨。 连周满都能辨认出里面有好几味常见的草药,比如柴胡、防风、当归、甘草…… 但在拨开中间那一点药渣时,他枯瘦的长指忽然停住不动了,目光也凝在那一处,好像看见了什么。 周满甚至感觉他手指隐约颤抖了一下。 他这般的反应,何其让人怀疑? 那妇人见了,几乎立刻就冲了过来,又要向他厮打:“说啊,那日药童不在,是你亲自替我儿抓的药!你说啊!是不是你抓错了药,害了我儿性命!你这个庸医,你这个刽子手!” 王恕只是怔怔看着她。 那妇人衣袖上还沾着点山间野草碎花,鞋上也一片泥,是没了丈夫,需要自己每日去山间劳作养育孩子的苦命人…… …… “周满!” 在一片难以感知的恍惚里,那妇人好像哭着晕倒了,又是一堆人乱糟糟的将她扶了出去。 周满深深地看她一眼,只拈起那药渣中一点细小之物,举至杨氏眼前:“那你可认得此物?” “我们今天就把这地方给你砸了!” 站在那堆药渣旁边的周满,终于忍无可忍,拂袖一掌挥了出去。 王恕慢慢放下自己按着额头伤处的手。 然而周满看了他一眼,根本不理会:“与甘草一同,便应了药中‘十八反’的大忌,会生毒性!你的孩子连日服用此药,又岂能不出事?” 众人这时才发现旁边还有个周满:“好啊,他请了帮手,还是个修士!” 王恕又急急叫一声:“周满!” 平日的病秧子,这时力气竟然极大。 但身体里仿佛有一股力量支撑着他,朝着周满走去。 只那二人立在廊下,互不相让地对峙。 于是过午未正时分,邻里中有青壮者,抄了棍棒锄锤,便拥着杨氏一道重新来到病梅馆,要讨个说法。 “开错了药治死了人还不让讨个公道吗?” 周满认不全药材,考虑片刻,轻声叫了孔最过来,只问他:“这是什么?” 周满便道:“此乃芫花,并非药方上所开的任何一味药。此花生长于山间,虽然也可入药,可若与甘草一同……” 那些高举着棍棒的人猝不及防,全都站立不住,朝着后面倒退而去。 王恕劈手夺过了她拿着的那一小把药渣,攥在手里,一双眼抬起来望着她,声音却低下来,近乎恳求。 泥菩萨开的药方,就搁在旁边。 街坊邻里想起这两年来,竟不知给自己看病抓药的大夫天生味觉有异,一面觉得遭了欺骗,一面忍不住后怕,一面还为杨嫂这还没长大的孩儿鸣不平。 难道真是他开错了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