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精神科医师的想像_第一章绪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绪论 (第1/1页)

    我是一个思觉失调症兼忧郁症及过动症患者。

    这本书,将探讨忧郁症及思觉失调症最佳的治疗方式,以及我亲身经历的一切带给我的收获,以及我对JiNg神病学的看法。

    很多人说,忧郁症就是生病,生病就是要吃药。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忧郁症患者很容易把自己丢入一个漩涡当中,陷入其中,不断的思考那些忧郁情绪。那,什麽是「忧郁」呢?

    我认为,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低落情绪不算是忧郁症,只能算是心情不好,也可以说是「忧郁情绪」,而不是忧郁症,这就让人延伸出一个问题,那我们如果都能远离那些负面想法,是不是就不能判定自己是忧郁症了呢?

    在我的思考范围内的事情,我几乎都可以往负面情绪那边钻,所以我可以说,我是一位悲观的人,那生X乐观的人是不是就不会得忧郁症呢?

    JiNg神病学中,有一种病叫做「解离X身份疾患」,也就是俗称的「多重人格」。

    我在维基百科上面查到,现在将对多重人格进行改写,因为很多有着记忆断层的多重人格患者,往往都是为了符合社会期望,才出现此特徵的。

    我脑袋里也有多重人格的特质,有一个玻璃窗在我的脑袋里,里面出现的,都是「曾经的我」,或许我可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多重人格的特质,只不过是明显或不明显罢了」。

    我看过一个人善良的一面,当然也看过同一个人Y险的一面,那我就一定说他是多重人格吗?

    --其实不尽然--。

    一个人的完整的人格就只有一个人格,一个不完整的人格,假设有三个人格好了,那他一定不是1 1 1=3,而是1/3 1/3 1/3=1。

    我认为,一个善良的人,不管怎麽分裂,往往都是分裂出善良的人,因为「他」就是「他」,「我」就是「我」。

    有次看youtuber的影片,他提到,人只要到了五岁,个X就很难再改变了。

    这是事实。

    我解离後,人格解T後,重新拼拼凑凑,拼回来的竟是五岁小孩的人格,也就是我五岁的样子,有着16岁的外表,心智年龄却只有五岁,言行举止也只有五岁。

    因此,本书将探讨我所经历过的一切,以及我对JiNg神病学的看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