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三章 束侑  (第1/2页)
    又一日,拔营行军。    果然,停了一天之後,路况好了很多。    古代的路实在差劲,所谓的大道,就是一条土路。    好的一点是,土路被无数人流车马走了一遍又一遍,踩的b较瓷实了,不会像普通野地一样,雨一下,烂泥满地。    木匠营,有新东西做成了。    李孟羲所说的,盛沙的沙盘,写字的木笔,还有把沙子抹平的木片,这写字板,笔,橡皮,三件套,做起来很简单,鲁犁亲自做的,一天就做完了。    李孟羲拿着东西看时,弟弟要抢李孟羲手里的小小的木剑玩,李孟羲不给,他俩正争抢疯闹着,刘备骑马来了。    刘备见他哥俩争抢一个手掌长,小小的一个木剑,刘备笑了,问,“羲儿,你做这木剑做何用?”    一般小孩儿,做个木头的小刀小剑,肯定就是当玩具玩的。但李孟羲做出来,肯定有其深意,而不是当玩具玩的。    果然,“写字用的。”李孟羲说道。    刘备愣了下,“奥?写字用的,为何做成剑一般模样?”刘备很是惊奇。    “此为攻心之用。”李孟羲正sE解释道。    不说还好,这麽一说,刘备更不解了。    於是,李孟羲就跟刘备解释说,为何,小小的一把木剑,有攻心之效。    简单来说,木笔是给小朋友写字用的,可小朋友们做事三分钟热度,学习积极X成问题。    所以,把笔做的漂亮一点,小朋友们就更愿意拿笔了,愿意拿笔,就自然更愿意写字。    小小的一根笔,能让小朋友学习兴趣高一点,多写两个字,就是赚了。    原来,这就是攻心。    刘备听完,看着李孟羲,哈哈笑了。    真有意思,对小孩子,还用攻心计。    笑罢,刘备正sE道,“羲儿,你昨日央我寻几读书人,人我找来了。”    “奥!”李孟羲奥了一声,他想起了,难怪总觉得有啥事给忘了呢,就是这件事!要找一些识文断字的人,来充任军中教师。    人是找够了,刘备问李孟羲,人怎麽安排。    李孟羲不假思索,就说和屠夫营和渔队一样,先编成一伍,然後,再分个车,安排在辎重队,跟着辎重队先走,等有空车够了,就一个车,一个教书先生,车上再安排几个学生,如此,就可以一边行军,一边教小孩子读书学字。    刘备听完,面露不满,“羲儿,如此轻慢儒士,无礼甚也!”    被刘备斥责了,李孟羲愣了,他不知哪里就轻慢儒士了。    见李孟羲似乎不知利害,刘备便尽人镜之职责,尽数李孟羲的失礼。    想请教书先生教小孩子们学字,必得礼贤下士。    “你说,让读书人和屠夫渔夫一样安排,不是轻慢,是什麽?”刘备严厉的说道。    李孟羲这才明白过来,刘备说的什麽意思。    原来,把屠夫和渔夫以及教书先生一样对待,就是轻慢了教书先生。    这可冤枉李孟羲了,不是李孟羲看不起教书先生,恰相反,李孟羲很尊重读书人。    不同的是,李孟羲觉得,人人都是平等的,他对渔夫,对屠户,对木匠,对战兵,对教书先生,都很尊重,都是一样的尊重。    两相道德观的不同,便产生了矛盾。    李孟羲觉得,把教书先生和屠夫渔夫一样安排,没有不尊重人的意思。    而刘备,无有人人平等的观念,反而,刘备认为不给教书先生厚待,是轻慢了读书人。    在什麽山就唱什麽歌,在汉代,自然得按汉代的行为习惯来办事。    可是,在汉代,如何对待教书先生才礼节不亏呢,李孟羲两眼一抹黑,只能向刘备求教。    刘备早有腹稿,不假思索道,“这样,教书先生我挑了有二十人,军中可腾出五辆马车,四人共乘一车,虽依然局促,但军中不同平日,想来教书先生也能T量,不会觉得轻慢。”    “而後,由我军中代给束修,以做聘请之资。”    “还有,羲儿,我军中酒水,皆被你要去。可与我二十坛酒,并束修一起,赠予众位先生。”    “余下还有,各教书先生,每月粮饷五十斤,如何?”    刘备把安排说了一通。    李孟羲听的连连点头。    刘备人家是土生土长的汉朝人,人家对汉代的风土人情社会风气b李孟羲熟悉多了,由刘备安排的招待规格,很合适不过。    於是,接下来,军中本就急缺的板车,被腾出了五辆。    军中紧缺的r0U食,昨日刚杀了头牛和骡子,r0U除了分给妇孺营和伤兵营,剩下的李孟羲都舍不得吃,准备存着以备哪日将士们有了军功之後,准备当做赏赐发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