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3 (第2/2页)
。 传闻她醉心医药,如今在洛安可谓有圣手之名,洛安百姓都称她一句小仙芷若。 可在这些贵女们看来,与皇子公主一同长大又怎么样,如今过了婚嫁之年,没人上宫家提亲,非要学什么医术,成日抛头露面,简直离经叛道。 出言询问她那人,便是有意让她难堪。 宫芷若虽幼时在宫中,却鲜少参与这些聚会,对贵女们的玩乐一窍不通,自然是想不出什么主意。 “我觉得作词就不错。”遥安抢先答一句。 宫芷若愣了愣,看向她,眼含感激。 陈仪亦看出其中端倪,应和道:“不错,有道‘乐以有食,不可废也’,不如就各自品一道菜肴,后以其味好坏作一词。” 宫芷若在宫中习的六艺,作词与她而言岂不是手到擒来。 杜氏二房有长女,名唤语兰,同宫芷若一般幼时长在京城,可一个在宫中,一个却是质子之女。 心里不乐意见宫芷若有展现的机会。 “光是品食作词未免太简单了些。”她幽幽抛出一句,语气颇有些阴阳怪气。 单玲儿也道:“是啊,作词谁还不会了,以往总也难分胜负。” 单家攀上了杜家的婚事,但她并不得婆婆和妯娌喜欢,往日为了讨好费了好一班心思,杜语兰的话她自然处处附和。 陈仪也不乐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看来你是有主意了?” “行了,都别吵了。”长公主打破相争的局面,道:“要单单是作词确实简单了些。” “不如这样,大家各自想一道和梅花有关的美食,作成词,让大伙写下猜测,交于本宫这里。每个人都作完后,咱们到后园去,采了梅将这道美食做出来,瞧谁猜对了,谁做得又好又像,如何?”长公主道。 遥安点头:“我同意,但不许刻意刁难,没得要两三个时辰那些,宴会都结束了,美食还没做出来。” 众人也纷纷表示认可,毕竟是长公主的提议,自是不敢有意见。 “既然诸位都同意了,那便由本宫先开始吧。”长公主笑道。 说完,她身旁的宫女案席上的佳肴撤走,换上纸墨笔砚。 她仅思忖片刻,便开始提笔。 众女眷不敢声响,高望主座。 少时,她停笔,宫女将纸张开来面向众人展示。 “晷极复更年,聚庆列绮筵。弯船玉盘中,梅芳着齿鲜。” 长公主亲自颂了一遍,又道:“本宫的题就不必写于纸上了,诸位猜到直接说出来即可。” “我知道!” “我也知道!” “那诸位说,是什么呀?”长公主美眸弯弯,笑意盎然。 “是梅香饺子!”女眷们嬉嬉笑笑,齐声说。 “皇姐,您每年都是这个。”遥安撇撇嘴,面上却忍不住笑意,说:“换汤不换药,不能有点新意嘛。” “就是啊,这样太好猜了。”有贵女应声。 “冬至自然是要吃饺子的啊。”心知不过是说玩笑,长公主不甚介意道,“不过既你们这般说了,来年本宫便换一道,叫你们好好猜上一番。” 身旁的女官便高喊:“赐宴。” 宫人将一碟碟带着梅花香气的饺子陈置众人桌前。 冬宴的膳册中并没有梅香饺子这一道,是长公主命自己宫里的厨子单独做的,因此说赏赐并不为过。 品尝过梅香饺子,她问道:“下一个轮到谁了?” “便照着席位顺序,该是我了。”遥安说。 宫女将纸笔贴心放摆放好,遥安想也不想,动笔写来。 “舂作白珠,扫落梅英,汲雪泛轻淅,候松声微涛。” 1 当即有贵女窃窃私语。 “你觉得是什么?” “我觉得像梅花羹。” “这么明显都猜不出?明明是梅花粥。” “不许犯规啊。”长公主出声告诫。 声音很快弱下来,各自低头将答案写在自己纸上。 下一人,是宫芷若。 她写下:“紫帽有高人,折梅凿影式。恍如阆苑境,犹记三千春。” 有人不满道:“这写的不明不白的,可怎么猜?” “芷若姑娘不如再添两句?” 1 “是啊,梅花样式的糕点多了去了。” 长公主心道这些人短浅,但也并未开口为宫芷若说话。 “猜不出是你们自己没见识,只知糕点模样口味,到最后如何闻名,如何来历,何人所创,一概不知。” 说话之人竟是陆氏之女。 有道陆家这位泉阳县主,性格强势,常年和哥哥待在军中,形同男子。 今日众人参加冬宴,各个是衣香鬓影,簪花戴银,就属她穿的最素,甚至发髻也不梳,只是一根簪子绾了两鬓的发丝在后头。 “你说谁……” “行了,你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这词何时才能作完?”长公主看了两人一眼。 陆家如今对外声称中立,不得罪为好。况且这陆瑛也不是个善茬,没得一会儿真在大殿上闹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