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瞎子(存稿已完结)_21抬起头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抬起头来 (第1/1页)

    与此同时,数百里外,八卦的主人公正躺在床上挣扎欲起,想向床边来人行礼。

    来人扶住了他,声音威严而平和:“无须拘礼。”

    “是,将军。”

    明熠应着,犹想起身让座,却又被林青按了回去:“无妨,你坐着便是。”

    “将军。”明熠正坐,满脸肃穆地望着林青将军。

    他尚在蹒跚学步时,林青将军便是能止小儿夜啼的少年战神,他听着林大将军的故事长大,怀着一颗热忱的英雄心,十五岁义无反顾地离了家追随林青而去,这七年间跟着林青辗转西北,行事果敢,小有战功,前途一片大好,这时正是年少意气风发,将大展拳脚之时,去哪里都想做出一番名堂来。

    此次泸州匪患规模并不算特别大,能请动林青将军的原因是故人所托,不好推辞。

    这故人姓李,原来是泸州一个小官,曾于林青没落时出手相助,本来说不求回报,此次林青从西北凯旋,却又亲自上京相求,说亡妻之女顽劣,女儿身非要去乡下做什么教书先生,后来与人私奔,彻底杳无音信。

    李夫人为此郁结,缠绵病榻以泪洗面,不久便撒手人寰,李老与夫人情深不肯续弦,寻女寻了十几年,前不久竟意外得了消息,说是居然让人掳上了山,不是不想归家,而被困在山上无从逃脱,受那匪徒侮辱折磨数十年。

    李老本以为女儿只是流落在外不肯归来,却不想原来被歹人所困日日生不如死,还为那歹人育有一子,陡一得到消息,气急攻心,竟呕出一口血来,听得林青凯旋,连夜收拾细软上京,直言不顾晚节也要挟恩求助。

    林青本就重情重义,听了前因后果更是义愤填膺,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明熠也是泸州人,听闻林青将军要亲自去泸州剿匪,也自请跟来了,甚至在所有人都去寻匪头常宏时,带着一队人在小路发现了这些匪徒口中的“少当家”常李,怎料对方竟可cao控野狼,拖住了他们,明熠奋力脱出,并孤身追出数十里,与对方死斗,到底不敌,不仅让对方逃脱,还丢了一只手。

    林青爱才,明熠在他军中也小有名气,正是造一番事业的时候却没了右手,叫他也多少有些怜惜。

    思及此,林青拍了拍明熠的肩:“好孩子,伤好些了吗?我让人照着常宏画了那常李的像,已下放张贴了。”

    “好多了,多谢将军挂念,”明熠咬牙,“只恨我无能,没有见到他的脸。”

    “夜深,他又蒙了面,怎么能怪你无能。”

    林青顿了顿,不知道接下来的话该怎么和这个年轻人开口。

    许久,他才酝酿道:“你父亲知道了你的事,托人来问。”

    明熠眼神空白了一瞬,来了这么久,他只顾着剿匪,后来又受了伤昏迷,成日半梦半醒,竟然还没来得及归家,此时才陡然想起:“我爹他还好吗?”

    林青安抚道:“老人家一切都好,只是想你。哪里有父母不记挂孩子的,听闻你受伤,更是心急如焚。”

    明熠恍然意识到了什么:“将军?”

    “他的意思是,让你就这样留下来吧。”

    明熠攥紧了床单,死死盯着林青:“那您的意思是?”

    林青沉声:“我同你父亲商量了,在家附近给你安排了一个差事。”

    “将军!”明熠有些急切,他还这么年轻,他还有野心,还有抱负。

    林青却抬手打断了他:“不是你想的这样。我们此前商议,还是觉得庞山那里的匪比传言少了太多,尽管剿起来不容易,但是也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依旧可以算顺利,我与军师皆有些心慌。”

    明熠沉默了。

    庞山离他家乡远,骑马需行几日;却也不算远,消息尚还互通,八卦耳传百里。

    他从小就听庞山有匪,这次回来又发现,不仅有匪,还民匪勾结。

    林青知道这年轻人心里也装事,接着道:“我知你心有不甘,我也不甘,未能平安救出李家小姐,只能带尸首复命,我愧对李老;未能将匪患斩草除根,我愧对泸州百姓。

    “但一个月实在太久,我再留下去,恐怕又要与圣人二心。”

    明熠皱着眉,心中一团乱麻:“我们放出的风声?”

    林青摇摇头:“没有反应。商队再行五日,还勾不出来,我们只能离开。”

    明熠低了头。

    林青却喝他:“抬起头来。”

    明熠看着林青,眼中有纠结和茫然。

    林青却道:“我无法留,你却可以。我欣赏你,留你在此我又如何不心痛?但匪患不除,于百姓是祸患;民匪勾结,商队不敢行,于泸州又何益?

    “若五天后我们不得不走,我留一队人在此,全由你指挥。你安心养伤,潜伏在此,如是我们多虑,那你就当休假养伤;如真有余孽,你只管了除。你要回来,我也随时欢迎。”

    林青握紧了明熠的肩,坚毅如鹰的眼与明熠对视:“为了泸州百姓,暂且放一放你的前途,你肯是不肯?”

    明熠只顿一瞬,心中逐渐明晰,随即便松了床单,握住了林青,坚定地回望,目光灼灼,气势竟不输半分:“万死不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