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人命大于天 (第1/2页)
两人回到县衙,罗润衣将所有的逍遥散都送进了库房,锁了起来。隋遇坐在院子里开始想案情,本来以为是一件失踪案,然后变成了凶杀案,此时又和江湖黑道扯上了关系。逍遥散的出现,让本就毫无头绪的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隋遇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要将重点放在那两具尸体上,毕竟活人会说谎,但死人不会。 罗润衣从库房中出来后,就看到隋遇坐在院子里,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他知道如今梅姑的案子还没破,又多了两具尸体牵扯出江湖上逍遥散一事,隋遇难免心烦意乱。 虽然名声不好,但这位新知县这几日的表现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知道,此人身上没有半点传闻中纨绔子弟的骄纵奢靡的毛病与不可一世的态度。 无论何时都是言行端重,举止有度。不管对谁态度都是谦谦有礼,没有一点王孙贵族的架子。查起案来虽然偶尔做些出格举动,少了些沉稳老练,但贵在勤恳认真,从没有半分怨言。 如果说,罗润衣一开始还对隋遇当初在练武场上说的那一番话存有疑虑的话,此刻已疑虑尽消,深信不疑。 不管隋遇之前如何,但上任晏海县知县的他,显然已改邪归正,浪子回头。所谓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哪怕是个卑劣小人,只要真心改过,也能变成君子贤人。 罗润衣站在门口敛目一笑,他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竟会觉得,有隋遇来当这晏海县的知县也是件幸事。 而坐在石凳上的隋遇,正托着下巴想案子,头顶忽然洒落一片阴影,耳边响起低沉的男声:“大人,不要着急,案子总会查清楚的。如今我们也掌握了不少线索,等会与孙先生他们讨论一下,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隋遇是第一次当知县,他不知道别人查案子的速度如何,但是他一想到梅姑还生死不明,心里就忍不住发愁。他答应了莹姐儿要给梅姑一个交代,就绝对不会食言。如罗润衣所言,如今掌握的线索是不少,却与梅姑没有任何干系,对寻找她的下落没有一点帮助。 一名普通和善的乡村妇人,与江湖黑道走私逍遥散能有什么联系?隋遇总觉得自己的思绪就像走进了死胡同,可是身后暗巷无数,根本不知道哪一条才是正确的路。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高考数学的考场上,面对最后一道压轴题抠破脑袋也想不出来解法,那种无能为力又抓心挠肝的绝望再次涌上心头。 可是,眼前可不是什么考卷,做不出便干脆放弃。人命大于天,半点也不能大意。 隋遇用力搓了搓脸,哀叹道:“查案好难啊……”张鲁母子报案已有三日,三天过去了,尸体是越查越多,线索是越来越乱,他也是越来越糊涂。脑袋里思绪万千,却如雾里看花,不得要领。 罗润衣见隋遇情绪低落,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宽慰,他突然想到之前的发现,温声提醒道:“大人可是忘了?我们在货郎家附近的林子里发现了疑犯的掌印,你不是说要交给周先生探查一二吗?” 隋遇一拍掌心,猛然站起身:“是啊,我怎么把这一茬给忘了。走走走,咱们快去找周先生。” 仵作周世敬拿着罗润衣拓印下的掌印,与两具尸体胸前的掌印一对比,发现形状大小一模一样。由此可以判定,杀死货郎与女尸的凶手的确是同一人。 仵作房地下一层的台子上摆放着两具赤裸尸体,用白布盖着只露出两只脚。罗润衣的视线无意中落在女尸的脚上,眉头陡然一皱。 隋遇见他脸色有异,便问道:“怎么了?” 罗润衣仔细打量了几眼那双脚后,笃定道:“这具尸体不是梅姑。” “你确定?” 罗润衣指向露出的双脚,解释道:“这双脚脚掌外侧的骨头已经明显变形,是练习一种特殊的轻功所致。这种轻功乃是梁门的独门武艺,以轻巧无声着称。这个门派的人都是飞贼,乃是偷窃一事上的行家里手。” 他沉吟片刻,说出自己的推断:“我猜这女子应该也是冲着货郎手里的逍遥散去的,只不过凑巧碰上了同样目的的凶手,挨了凶手一掌后靠轻功逃脱。可惜还是被那一掌伤到了心脉,最后死在了山里。” 罗润衣这一推断正好符合周先生先前验尸的结果,隋遇也觉得十分合理。他将这个发现作为出发点后,突然又有了新的猜想:“你们说,会不会是我们想复杂了?” 周世敬轻捋胡须,饶有兴味问道:“大人有什么见解” 隋遇摆摆手:“见解谈不上,我就是突然想到,也许我们一直将此案想复杂了。因为案发时间实在接近,加上货郎也是由梅姑一案牵扯出来的人,所以我们都将这几人想成是一桩案子。假如,这女尸和货郎的死与梅姑的失踪并无关系呢?” 罗润衣:“大人的意思是,这是两件案子。” “没错。”随遇点点头,继续说道:“而且还是毫无关联的两件案子。所以我打算一切推翻重来,重新将查案的重心放在梅姑的失踪上。毕竟逍遥散这事,背后牵扯的人太多太广,不是能轻易查清的。不如先将这事放一放,等解决了梅姑的案子再继续查。” 罗润衣思索片刻,觉得隋遇言之有理:“大人说得对,逍遥散在江湖上盛行已久树大根深,如今积重难返,不是一两日就能解决的。所以,我们的确应该先专注于梅姑失踪一案。” 周世敬将隋遇二人送出了仵作房,看着隋遇走远的背影缓缓勾唇。这晏海县是个福地,没想到又迎来了一位明公正气的好知县。想来那人的在天之灵,也能安下心了。 隋遇出了仵作房,就喊来主簿孙一鹤,一起去了书房探讨案情。如今既然确定无头女尸不是梅姑,那就意味着张鲁的不在场证明不再成立,他再次成了隋遇心中的首要嫌疑人。 正在喝茶的孙一鹤突然想到了什么,迟疑道:“我记得周先生说,那女尸的头是死后被人砍下的,而是还是被一名力气大的壮汉砍下。这样一说,那张鲁岂不是很符合这个特征?” 孙一鹤的话恍若一阵徐徐微风,瞬间吹散了萦绕在隋遇心头的迷雾。是啊,他怎么忽略了这一点。如果像周先生所言,张鲁这个健壮的庄稼汉的确很符合条件。不过,当时周先生还有一句,说此人应该是个惯常用刀斧的人。张鲁只是一个埋头种地的庄稼汉,没听说他还做过其他行当,难道是割水稻的镰刀? 时间紧迫,隋遇打算用过午饭后再去一趟三元村。但他嫌县衙里的马车速度慢又颠人,还不如骑马来得方便。正好,他屁股上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骑马完全没有问题。 当罗润衣听到隋遇想要骑马去三元村时,有些惊讶却也没说什么。午饭后,他从马厩里牵出两匹骏马,让隋遇自己挑一匹。 本来罗润衣对于隋遇的马术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的,可当他看到隋遇娴熟上马,双手执缰策马扬鞭,骑马姿态潇洒从容时,心中疑虑顿消,变为十二分的讶异。 只见这位俊朗公子一身华贵紫服眉眼飞扬,胯下骏马疾如闪电,狂奔在官道上,挟着滚滚尘土。上身微微前倾,稳稳地立在颠簸的马背上,伴随一声轻喝,年轻公子扬起手臂在马臀上响亮地抽了一记鞭子。身下骏马骤然发出一声高亢嘶鸣,蹄声飒沓。 偶遇的路边行人见到此景,皆是忍不住赞叹好一个气宇轩昂,英姿飒爽的儿郎。 自出了县城,隋遇便策马疾驰,不到半柱香的功夫就赶到了三元村。他轻喝一声,拉紧缰绳勒马急停。只见胯下骏马抬起前蹄昂首挺立,扬声长嘶,隋遇不见一丝慌张,双手握紧缰绳双腿夹紧马腹,身手矫健地稳住身形,直到马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