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生当复来归 (第4/6页)
完了,如今也不得不吃这种苦。 “好了,好了,37号,”他一边宽慰老头,一边艰难地在这齐腰深的臭水河里移动,“肯定会过去的。”他这样说,然而心中却只觉得毫无底气。 其他人都各自沉默地拿镰刀割着野草,直到离远处一个河滩上的人发出了惊呼:“——那是啥?” 所有人都顺着声音望了过去:河沟上游,几百米开外的地方,正有个黑乎乎的东西,像段浮木一般朝他们飘过来。 “好像,”一个目力好的人皱着眉望了一会,“——是个人呐!” 几个年轻些的人闻言赶紧跑到岸上,找了一根绳索将那浮着的人打捞上来——可惜为时已晚,人早就咽了气。正值盛夏,这尸体也不知道被臭河水泡了多久,已经开始发白发胀,像个充气的气球一般了。 “有没有认识这人的?”岸上的人围成了一圈,最里头的一个人喊着。 1 伍秀泉扯着水草爬上了岸,也挤进了人堆里。 他只看了那尸体一眼,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那具尸体就在那里躺着。五官已经被水泡胀了,平时干净整洁的灰布衣服上现在挂满发臭的水草,那双握笔写药方的手里全是淤泥。可伍秀泉仍然一眼就认出来了:是,那确实就是曾经给他治好了枪伤、又在长征的时候替他捡回一条命的傅涟漳医生。这个曾经的基督徒,在草地上为女红军接过生的仁医,挽救了无数性命的善良的人,此时此刻,就这样被草席随便裹着,躺在河岸泥泞的土地上。 “咱们要不挖个坑先把人埋了吧,”围观的一个人提议,“总放这也不好啊!” “不要管他了!”这时,负责看守的红卫兵走过来,驱散了围观的人群:“这个卫生部的头号反革命分子是畏罪自杀,他们这种人,都是自绝于党和人民!” 听到他的话,伍秀泉终于再也无法忍受了:“你他妈放屁——!”这位共和国的老军人冲了上去,盛怒之下揪住了红卫兵的领子:“你知不知道他救了多少人的命!”他声嘶力竭地吼道。 “滚开!狗日的走资派,”那个红卫兵力气很大,两个人在拉扯间一下将伍秀泉推倒在地,“别碰老子!” 其他几个卫兵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几个人架起像只困兽一样挣扎、怒骂个不停的伍秀泉,连拖带绑地把他扔到了“反省室”里。 而等伍秀泉一个周后,形同枯槁地从那个“反省室”里出来的时候,他看见报纸的头版上刊登了这样一条醒目的新闻: 本市昨天举行公判大会发挥无产阶级专政威力 1 严惩破坏文化大革命的王明错误路线反革命犯 判处林寒、刘永青死刑,枪决立即执行 市革委会负责人和各革命群众代表发言:一定要牢牢掌握斗争大方向,掀起革命大批判的新高潮! 看见这则新闻,伍秀泉像是见到了这天下最滑稽、最荒诞的事一样,在那间不足十见方的小屋中突然爆发出难以停止的,癫狂的大笑,一直笑到喘不上气、笑到双脸涨得通红。 “42号,”看守过来,直拿棍棒敲打那扇破木门,“笑什么呢,安静点!” 伍秀泉抬手擦干了眼角溢出的泪水:“没什么,”他脸上那痴痴的笑意还未退去,“博兼,你看,这真是个好得不得了的世道啊……” *** 入冬后,北京的天气迅速萧瑟下来,再过个十来天,一九六九年的第一场雪也该落下来了。而在已经冻得像冰窟一样的地下室里,十几个“黑五类”正被民兵驱赶着,如牲口一样,面向墙上挂着的毛主席像站成一排。 “站整齐!一个个开始‘晚请罪’!”一个右手拿着《毛主席语录》的民兵,声音洪亮地对他们说道:“跟着念:首先,让我们敬祝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首先,让我们敬祝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房间里的人开始无精打采地跟着念——他们垦了一天的闲地,尚有说话的力气已经不错了。 1 “大声点!”领读的民兵显然不太满意,“敬祝他老人家的亲密战友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敬祝他老人家的亲密战友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话音刚落地,所有人齐齐将右手向自己的右上方挥了三次——这表示对领袖至高无上的祝愿。 “现在开始请罪!” 领读人说完了这句话之后,房间里响起此起彼伏的“认罪”声。这是个相当可笑的场景,一群被剃了阴阳头的“牛鬼蛇神”,在这间地下室里麻木地对着一张画像重复自己的“罪行”,尽管大部分人连自己的罪行是什么也不清楚:他们像牛羊一样顺从,只是因为这样就不必吃看守的耳光。 伍秀泉从破棉大衣里抖出一张纸,也与其他人一样开始讷讷地念:“——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罪犯42号向您请罪……” “大声点!” 他抬起头扫了一眼看守,突然扯高了嗓子,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我犯了严重的、不可饶恕的罪行!我罪在顽固执行、坚持反动路线,站在苏修的反动立场……” 这种行为显然被当成了挑衅——他还没有说完,卫兵就给了他一耳光,把他的脸打得偏了过去。 伍秀泉的脑子有些嗡嗡在响,然而反常地,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抿了抿被打出血的嘴唇,接着念那张薄薄的纸: 1 “——我有愧于党和人民,我罪该万死……” 这些都是“晚请罪”的一部分,对于他们的侮辱,伍秀泉早就习惯了。只是37号上周死在了牛棚里,能说话的人又少了一个,他有些寂寞。 等他平静地念完了那张纸,太阳也快下山了,卫兵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放他们回去休息。 回到了“牛棚”里,看守的人把一片地西泮用小刀分成两半:“这是你今天的药,42号。”他将其中半片捏起来递给他。 沉默地把药片握在手心里,伍秀泉回到了自己那间阴暗又潮湿的牢房,又开始对着墙壁枯坐。就这样,一直到后半夜,看守全都睡着了,他才从床铺下翻出来一个脏兮兮的小瓶子,把药片放进去,晃了晃——没什么响声,里头已经快满了——于是,片刻后,他又将这些被掰成两半的小药片全部倒在了桌子上。 一片。 两片。 三片…… 昏黄的灯光下,他耐心地用手指点着数,然后将它们拼成一个完整的圆。这是攒了六十天的量:不多不少,正好三十片地西泮。他怕不够,还偷偷藏了十几片降压药,堆在桌上,像一盘被拆得七零八落、阴晴圆缺的月亮。 又点了一遍数量,他像松了一口气似的,楞楞地看着自己已经变形的指节。过了一会,脸颊上传来一阵湿热,伍秀泉抬手,才发现竟然是一行眼泪。可为什么哭,他根本不知道:眼泪只是从眼眶中流了下来,而他既不感到悲伤,也没有痛苦。他只觉得平静。 1 这大概是因为这几年他的记忆变坏了。 一开始,只是不记得那些无足轻重的琐事:几个具体的年份,数字,或者地点;然后他发现自己遗忘了曾经历过的某个事件,即使那很重要;最后,他惊恐地发现,无论他如何尝试,他都回想不起那个人的脸了。在黑牢里,没有照片、没有文字——有时候,伍秀泉几乎就要以为那些他赖以为生的记忆是假的,是一个人在绝望之中的幻想,或者只是一块被海水锈坏了的军籍牌。可他马上又会想起那双手的温度——那不是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