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思往事爱臣巧进言,戏白鹤名家鉴丹青 (第2/3页)
圣明,不过让识者一笑罢了。” 余至清语气冷静,条理清晰,潺潺如水,顷刻浇熄怒火。 天子还不太甘心:“如此贬抑先生和朕的名誉,难道就这么算了?” “造谣中伤,依律惩戒也就罢了。这些谣言本也无人相信,若下旨当廷杖责,恐怕会惹得朝臣非议,甚至会让谣言传得更广,这就与陛下初衷相悖了。” 余至清顿了顿,又说:“还请陛下不要为此等小人滥加刑罚,不然,恐怕有损圣名。” 姒璟点点头,有些意兴阑珊:“好吧,那此事就令有司查办吧。” 依法查办,不过警示罚金云云,能镇得住大部分墙头草,却压不住真正的反骨之人。 想到老师的告诫,余至清耳根微红,仰脸看向天子,开口道: “只是,还有一事,从前谣言无稽,多是歪曲事实,不能迷惑众人,臣亦以为无足挂齿……如今谣言竟愈加放肆,影影绰绰提及禁中秘事——有心人又从何而知?” 言语如刀,图穷匕见。 一人一言,片刻功夫,说动了宽宥,也说动了严惩。 诽谤朝臣,依律罚金。 图谋不轨,窥探宫闱,依律…… 姒璟想起此事,会心一笑:“先生曾在大理寺明察秋毫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这么多年过去,依旧对律法谙熟于心。” “谢陛下褒赞。”余至清坦然受了这句夸奖。 “只是,如今非但有流言蜚语,坊间又有些yin词艳曲、春宫图画,来影射你我。” 余至清沉默数息,俯身行礼,道:“律法不禁文艺言论。若非指名道姓,造谣生事,仅是假托名姓,含沙射影,不能以刑罚处置。臣知道陛下爱惜名誉,只是,还请陛下权且忍耐,受国之垢。” “先生守法如此,令人动容。”姒璟笑道,“却不知……哈哈……先生,看——” 姒璟扬起手中话本,给意中人读出这一折的标题:“余太傅夜登龙床,齐天子媚权承露!哈哈哈,这个题目好啊!” 天子抚掌大笑:“这本《鹤戏棠》,说的是某朝太傅余诤和少年天子齐景,一图美色,一图权柄,权色交易,谋朝篡位。这两个名字,和指名道姓有什么区别?偏偏,朕还不能罚他们。” “朝野上下俱知,余诤是余诤,余浄是余浄,臣不是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陛下登基之后,改圣祖姒姓,讳美玉之璟,更不是任人欺凌的弱主。” 姒璟抓着画本,笑着继续读:“景王绮年玉貌,美人如玉,含羞逢迎,当真人比花娇。可怜余太傅贞烈半生,一时耽于美色,梨花压海棠,非但欺君犯上,应了那弑君谋逆的勾当,后来更是不顾名节,与少年天子合鸾成婚。足见色是刮骨刀,军帅亦难敌……” 余至清脸色一沉:“陛下身在潜邸时,臣还远在边关,废帝自取灭亡,说什么弑君谋逆,真是不知所谓!胡言乱语,前面说是太傅,后面怎么又成了军帅?前言不搭后语。” 姒璟噗嗤一笑:“先生这么说,这话本的两人,倒好像跟我们有关系,又好像跟我们没有半点关系了。” “本真在我,不在一二虚词。彼者所见所感,权做虚构,与臣无关。”余至清性情固执孤高,对别人的误解中伤从来不屑一顾。若非故事暗讽皇帝,他也懒得批评。 姒璟如今大权在握,文武百官莫不服膺,连曾经仰望的明月都肯屈身。君临天下的天子心中自信,看见这些只觉可笑,并不动怒,倒是更想拿来调戏一下素来端方的意中人。 “若说有关,朕倒盼着先生真有这欺君犯上的本事……”姒璟低笑一声,“先生要是真为美色所惑,也省得夜夜忧心朝政……” “陛下!” 余至清听这话越说越不像样,劈手去夺话本,拿在手里却忽地僵住了:话本跌落,翻开的彩页里,正是“太傅白发缠龙柱”的春宫艳图。 姒璟就势仰倒软枕间,松垮衣襟遮不住锁骨下的朱砂痣:“一二虚构图画而已,何必紧张?当年初见,先生身处万军之中,力扶天柱都没这般僵硬……” 余至清耳根通红,欲言又止,扭身要走。 姒璟笑吟吟一拉意中人衣袖,把他拉上了床榻:“他们说朕卖身求权,朕都不害羞,怎么倒是先生蹙眉红脸,活像含羞献身的少年?” 一刹那,余至清全明白了:姒璟孕期多欲,看了这些春画,未起怒火,难耐情思,传召爱臣侍奉,就是要玩闹一番。 余至清默然,盯着药盏片刻,道:“陛下,该用药了。” 姒璟笑道:“先生和朕从前鉴赏宫中秘藏,可没有这样顾左右而言他。朕看这些插图笔法尚可,先生若肯和朕品鉴一番,朕就服药,如何?” 余至清端起药碗。 姒璟知道,这就是同意了。 御书房有一木柜,锁着天子秘藏的话本,钥匙只有君臣二人有——余至清绝对不会打开来看,但姒璟一定要把钥匙给他。 其中有一本名曰《鹤戏棠》,第一折的插图题名“白鹤逢春,海棠承露”,工笔重彩,绘天子寝宫之景:?? 帷幔飘动,天子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