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骨/:囟门。 (第1/1页)
你有过那种,浑浑噩噩的感觉吗? 很恍惚的,睁开眼睛到了第二天,总觉得昨天的自己和今天隔着一层,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现在这一步。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一切好像就这样兀自发生,未经允许的。 第一世的时候,梁胥就有这样的感觉。 后来他带着记忆重生,第二世,遇见了同样的人、同样的事,有一些事情他可以改变,但十八岁去加州读书,他依然还是遇到了h莺。 遇见了h莺,回国以后,三十一岁与她在婚礼上第二次相遇,这一世梁胥和h莺仍旧做了同样的事情:他不Ai她,她试图挽回,两年后忍无可忍,决定离婚。 离婚协议书签署,他开始注意到她,看她剪掉长发,参加酒会,身边出现各式各样的男人,突然变得在意起来。 所有一切都是第一世曾经发生过的事,这一世重复发生,包括后来他为了挽回h莺下跪,以及割腕自杀。 还是那种感觉,和自己的身T隔着一层,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做到这一步,为什么会下跪,又为什么会自杀,简直不受控制的。 就这样和h莺纠缠了一生。 第三世、第四世,他极力避免和上一世做一样的选择,十八岁以前,命运改变,他不去加州读书,告诉了所有人,第二天,却在去往加州的飞机上醒来。 命运出现了岔路口,他的人生有了既定的节点,遇见h莺,和她结婚,和她离婚,又苦苦哀求她回到自己身边。 这四件事被确保一定发生,无论他做什么努力都无法改变,接受了重活三世的事实以后,梁胥渐渐也接受了这样一件事,他和身T的隔离感减弱了。 但下跪和自杀依然无法弥合。 他无法接受自己走到下跪这一步,他不去做,却被一种不可违抗的力量强行控制着完成,惊雷劈下,他昏迷醒来,发现必须发生的事情已经完成,在必须下跪和必须自杀的两个节点里,他分离出了深切Ai着h莺的第二人格。 他真的是一个完整的人吗? 为什么他会如此? 存在是什么? 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他到底要重复到什么时候? 第五世,梁胥想要去Si。 上吊,跳楼,卧轨,他试图杀Si自己,但Si亡的下一瞬间他睁开眼睛,所发生的不过是,Si亡当天重新的来过而已。 他还是要这样过上一生。 重复,重复,没完没了的重复。 被控制着做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h莺,为什么一定要这样? 第六世,十八岁再次相见,梁胥陷入长思。 “如果杀Si自己,这一天就会重启,那么杀Sih莺,又会发生什么?” 他参加了婚礼。 婚礼现场,他拿着一把水果刀T0Ng进h莺的身T,他自杀过,知道如何把刀切进人的身T,可以一刀毙命的Si掉,他看着h莺的白sE婚纱染上鲜血。 然后,h莺的身T变淡了。 不是重启,没有再重复,他做了一件有所改变的事情,梁胥想。 他战栗着,发现自己伸出来的手也变得透明,他以为他们要一起Si掉了。 也好,终结这一切,他可以安息。 但不是的。 当他和h莺同时变得透明以后,世界开裂,教堂被翻开,变成一本无字的书。他和她瓦解出来的碎片合并在一起,变成了书上的一个字。 他是什么? 一个字吗? 梁胥在婚礼日重新醒来。 他又见到h莺,父亲,盈门的宾客,所有人盛装出席,面sE欢欣,只有他拿着那把刀,一遍又一遍杀Si自己的新娘。 他渐渐把书上的字拼成了一段话,描写的是,他和h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二十五万三千三百二十一。 这本书,总共有二十五万三千三百二十一个字。 就是说他杀Sih莺二十五万三千三百二十一次。 原来他的故事,其实是有终点的,梁胥想。 他故事的终点是: 作者 周幼里 全文完 …… 第六世,他Si了二十五万三千三百二十三次。 自然Si亡之前,他又一次尝试自杀。 他存在的世界,这本书,突然出现了裂隙。 有一行字出现在他面前的空中:“你可以不要再这样做吗?你的自杀对我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梁胥以为那就是周幼里。 “我不是她。我是她制定的【规则】。” “只有她亲手杀Si你,你才会真的Si亡,不然你只能够永远重复在故事之中。” …… 梁胥说,“她要怎么亲手杀Si我?” 语闭,梁胥来到了第七世。 十四岁的时候,他正在上钢琴课,按下的白键无法回弹,他抬头,房间的墙面上多了一行字,“周幼里出现了。” 他开着家里的车,只身前往墙上写下的地方,在城中村一个没有路灯的巷子,看到一个发出轻微嚎哭的婴儿。 没有路灯,月光很暗很暗,梁胥抱起婴儿周幼里。 他转动少年时期稚nEnG的脸庞,在虚空中问:“她是婴儿,要怎么杀Si我?” “抚养她长大。” 梁胥抱着周幼里坐在地上。 骑自行车的人按响车铃,小孩踢皮球,收音机换台,周幼里很乖,没有发出哭嚎。 梁胥抚m0婴儿周幼里。 婴儿头骨尚未闭合,顶骨区有一块前囟,枕骨区后囟,用手去m0,触感是不一样的。 梁胥的身T开始发抖。 他的口、鼻、眼睛流出鲜血,身T颤得厉害,大汗淋漓,仔细看,周身竟冒起了白烟。 他的手指cHa进了周幼里的囟门。 血,红的。 脑脊Ye,无sE。 脑浆,hsE。 混合着红sE和hsE的浑浊YeT,从梁胥的手掌缝隙溢出。 头骨篇·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