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突发事件 (第2/2页)
,官升三级,赏银万两!” 看着皇上怒火冲天的模样,黄严不敢打岔,赶忙应声后便一路小跑的出了东偏殿。 见黄严匆匆而来又疾步而走,张皇后知道定是发生了大事,急步进了东偏殿,看到李天毫发无损,松了口气,忙问道: “陛下,发生了何事?” 李天深吸了口气,把玉佩递还给了张皇后,冷声道: “刘纲带着张仪良跑了。” 听到堂堂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带着犯人跑了,张皇后大跌眼睛,但李天现在正是盛怒,张皇后也不敢多问,只是温声道: “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他刘纲再跑又能跑到哪里去。” 李天闻言微微颔首,情绪也由刚才的盛怒平复了不少,交代了张皇后几句后,李天快步出了坤宁殿,上了龙辇直奔内阁。 宫城现在已经关闭,除非是边疆告急,皇宫夜间禁止任何人出入,当然,锦衣卫和东厂不包括在内。 一到内阁处,李天便直奔后阁,放声喊道: “今夜是哪位相公当值。” 今夜值守内阁的大学士不是别人,正是熬夜编写户改之法的武英殿大学士黄准,听到皇上的声音,黄准赶忙搁笔,推门而出道。 “微臣参加陛下。” 摆了摆手,李天快步进了内阁,待黄准坐定,沉声道: “仲常,锦衣卫指挥使刘纲带着张仪良跑了。” 黄准为官二十余年,还是第一次碰见锦衣卫指挥使带诏狱犯人跑的事情,拱手道: “敢问陛下刘纲为何要带着张仪良匆忙逃窜?” 李天摇了摇头表示不知,转而道: “朕来内阁是想让你帮朕拟一道八百里急递。” 八百里急递是明朝速度最快的圣旨通传,与宋朝时的十二道金令一般,但与宋朝不同的是,明朝只有兵部和内阁才有拟八百里急递圣旨的权力。 听到皇上居然要拟八百里急递,黄准当即脸色一肃,执笔铺纸道: “陛下请言。” “拟给福建指挥使李敏,让他火速进京,不得在沿途州府休息片刻。” 一句话而已,黄准顺手便写完了,交由站大老远候着的翰林学士,黄准回身问道: “陛下让李敏火速进京,可是担心路途遥远,途中生变?” 李天点了点头,眉眼之间满是担忧道: “刘纲为何无故抗命,朕还不清楚,但张仪良,朕可以肯定,他肯定是知道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联想到福建延平府山民造反一事,黄准沉声道: “陛下,依臣之见,张仪良很可能只是被人诬陷出来背黑锅的,关键还在于福建指挥使李敏,他不如实上奏,到底是在替何人隐瞒。” 黄准一语中的,李天不住的点头道: “这也是朕最疑惑的地方,李敏堂堂福建指挥使,还有何人值得他隐瞒不奏?” 李敏?李敏! 黄准心头一跳,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一件传闻已久的事情。 看着欲言又止的黄准,李天沉声道: “仲常,你有何话要说?” 黄准深吸了口气,小心翼翼道: “陛下,如果臣没记错的话,福建指挥使李敏似乎是建文二年庚辰科的二甲进士。” 喜欢请大家收藏:.quanbenwo.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