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王朝_附录:六三论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附录:六三论纲 (第5/5页)

人下凡时,恰恰是最需要警惕和小心的,所谓自我标榜的伟大思想也是如此。

    51、自由和民主不是天堂,只是通向新世界的一扇门,自由和民主亦不是什麽现成的高楼大厦千万间,今天实现明天就能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它只是那座大厦坚实的地基,因为没有自由和民主,实现人类的理想便无从谈起。

    52、民主其实是一种“推恩令”,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全世界推广民主制度,某种程度上也是出於民主制度是一种JiNg密复杂的社会制度,简单的推行效仿,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使得社会混乱、国力衰退。西方社会用了上百年的时间不停调整纠错才让这套制度得以顺利运行,因此他们有足够的底气断定其他新兴国家一时半会驾驭不了这套制度,因而它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推恩令”在全世界推行。这是所有新兴国家在从传统政治到现代政治的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迈过的一道坎,不是自我革新就是等待被革命,除了这两条路没有第三条选择。

    53、有人说过:真正的改革就是,不让有钱的人有势,不让有权的人捞钱。说白了就是斩断资本与权力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杜绝权钱g结的社会。资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权力做媒介或掩护来实现自身的目的,摄取了权力或攀附於权力的资本才能张牙舞爪,没有权力做後盾的资本在人民的力量面前是可以驯服的。

    54、民主的真谛在於制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制约权力,是一种权力制衡的社会制度。而权力制衡的形式分为外在和内在,外在的制衡可以理解为人民手中决定谁来民主执政的普选权,内在的制衡则是多权分立,只有外在的普选制衡是不行的,那样很可能重新造就一个以多数暴政为强权基石的新时代独裁者;而只有内在的多权分立也是不行的,没有手握普选权的人民的评判和监督,太容易类似於曾经的大明一样导致恶X的权争党争,使得最Y险诡诈者强势而出。因此可以将自由民主总结为一个简单的公式,自由民主=言论自由 多权分立 普选,言论自由排在最前,多权分立排在普选之前,也就是说先有言论自由和多权分立,这样的普选才能行之有效。

    55、有人说立法权更适合民主选举,有人说监察权更适合民主选举,还有人说司法权才更适合民主选举,但通俗来说,民主选举就是最高统治者和每个老百姓手中连接的一根线,是保证国家权力真正掌握在老百姓手中的必要条件,这根线的两端之间需要尽量减少介质或杂物,任何打折和迂绕都给了在这根线中间黑箱C作的余地,给了别有用心者偷换概念、浑水m0鱼的空间。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对最高执政者的直接选举都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

    56、启动普选绝不是自由民主改革的第一步,而是最後一步,它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实现但却最急之不得,就像一座大厦最後的封顶,许多国家的民主改革就是太急於实现这一步或者乾脆直接跨越到这一步,才导致了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民意的波浪一旦被选票席卷起来变得汹涌澎湃,而国家这艘大船的动力和掌舵系统还没有更新完善,就只能随波逐浪渐渐迷失方向,甚至造就查韦斯、拿破仑三世和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上台。

    57、试点推行的民主改革,说白了就是在的大环境下划出一间温室进行民主改革的栽培实验。但民主和制度本是水火不容,用来栽培民主,就好b用特权去反腐,明明是特权导致了,谈什麽用特权去反腐,明明是制度最容易侵蚀民主,又谈什麽去栽培民主?以的大环境去栽培民主,最终栽培出的只能是特sE畸形、惺惺作秀的提线木偶,这种特sE畸形的温室产品必因脆弱不堪而难逃失败的命运!因此“试点施行”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只会一边拖改革的後腿一边将改革引向歧途。一个人既然决定改过自新,就不要再给恶行留下周旋的空间和拖遝的时间。一个政府如果真有改革的诚意,就不要再谈什麽“试点施行”。当然,改革需要深思熟虑、循序渐进,但只要开始行动,就务必全面推进、整T施行。

    58、如果连人X都已失去,所谓的理想世界还有什麽意义?如果人类最终的理想世界要靠暴力和强权才能去维持,这样的人类又同一群行屍走r0U何异?

    59、很多人迷信高考的公平X,以为高考是最後公正的底线。殊不知在一个整个社会都公正沦丧的大环境下,高考不可能公平。整个社会都塌方式的,高考不可能成为一枝独秀的清流,事实恰恰相反,高考反而是的重灾区。因为一个残酷的社会必然衍生出更残酷的教育。这种残酷的教育不是引导人们怎样改变社会的不公,而是让底层民众踩着同类的身T跻身上层。

    60、国家要进步,教育要进步,但不管这种进步是多麽重要多麽紧迫,也决不能以牺牲最弱势群T的利益为代价。如果说某种教育制度是一株恶之花,那到底是什麽样的土壤培养孕育了它?一个有问题的T制造就了一个有问题的社会,一个有问题的社会衍生了一种有问题的教育,T制的问题根源不改,教育问题的改革只能是一纸空谈。因此在社会没有实现一个公正公平的环境之前,或者说如果社会的公正没有显着改善,教育改革注定是场无果而终的闹剧甚至灾难。

    61、世上有一种关於理想社会的信仰,建立在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为基础之上,但如果把“生产资料”的范畴进一步引申,那麽国家便是所有生产资料的集合T,才是最广义的生产资料。既然这种信仰的目标是所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化,那麽国家这个最庞大的生产资料集合T做到了真正公有化即民主化了没有?是不是应该先把“公权力”先真正公有化的交到每个公民手里?如果这种信仰的信徒们没有真正做到这点,自己手里的权力紧紧攥着不公有,却只盯着人民手里的那点东西去公有,是不是有些太说不过去了?

    62、如果说公产主义思想是席卷了一个时代的人间厉火,那麽催生出这GU人间厉火的是什麽?是悬殊的贫富差距,是社会的巨大不公,是那些对底层疾苦毫无T恤的为富不仁者!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即使暂时改变了目前的现实,一切也终究会卷土重来,陷入一种永不停歇的恶X循环中。

    63、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