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铁传_第二部第七章彼岸的故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部第七章彼岸的故事 (第2/10页)

九九个数字填入九g0ng格中,使其横、竖、斜之和相等的阵吗?”

    “正是,”老人颔首道,“九g0ng可视为最简化的八卦阵,请允许我以九g0ng试为讲解……”

    “请。”

    “九g0ng中,若存在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线上的数,且有一个在中心,则整个九g0ng是确定的,贵人明白否?”

    我在脑海中推演了一下,想象着一个九g0ng格的画面,如果有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数,那么就能推出两条线上的所有数,有了两条线,剩下的线自然也能推导出来。

    我点了点头,说:

    “是的,明白。”

    “如果少于三个数,则无法确定整个九g0ng,因其空余位置有数种不同的解,这,贵人明白否?”

    “明白。”

    “八卦阵正是此理,”老人煞有介事地说,“阵中YyAn运转,八卦互行,非惟三点不能确定其余。想来这三点犬子是知道的,应该在遗嘱中,但贵人与贵友未通八卦,因而犬子不曾相告。必须得知这三点方位,才能解开这遗嘱。”

    “妾身冒昧地问一句……您没见过这份遗嘱吗,令媛没有告诉您吗?”

    “唉,说来惭愧,”老人抚m0了一下自己花白的头发,目光深沉,“这是我家门之乱啊……贵人适才问为何不与小孙同住,其实也是因为这段孽缘。此乃我家族秘辛,本不能外传,然既蒙贵人仗义相助,我岂能虚与委蛇,特此坦诚相告。”

    “谢h公……”

    釜水咕嘟,炉火阑珊……老人又呷了口茶,放下茶杯,移开眼睛,看向别处,目光似乎穿透了墙壁,穿透了黑夜,看到了遥远的过去……随后他开口娓娓讲道:

    “我的大nV儿……从小便与众不同,在别的孩子玩过家家、骑竹马的年纪,她却在我的书房捧着一本《易经》,一看就是一下午……长大后,她痴迷于老庄之道,钻研起了方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还是整日摆弄她那些法器符箓、瓶瓶罐罐,神神叨叨的,同村的人都叫她‘疯丫头’……后来,她遇到了那个年轻人……

    老人的目光黯淡了下来,我凝神屏息地聆听着,火焰扇动的细微呼呼声在房间里萦绕……他继续说:

    “那是个流浪汉,自称是逃难来的,穿着破衣烂衫……我对此人从来不了解,他本人也从不在我面前谈论自己,即使后面他当了我nV婿,我对他最深的印象也不过是他那双苍蓝有力的眼睛……我应该早点想到,向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nV儿竟然对一个男子产生了兴趣,当时我还以为她终于开窍了,为她感到欣慰……他们两人走得很近,几乎整日腻在一起,谈论着连我也听不懂的神怪传说、YyAn五行,她还经常夜不归宿……你可以想象,一个士族大家的‘疯丫头’跟一个难民混迹于市井之中,流言蜚语传遍了大街小巷……”

    烛泪汨汨,烛火摇曳,明暗交错,一时间老人的眼睛似乎隐藏在少许Y影中。

    “有一天,她告诉我她怀孕了,谁的孩子自不必说。我们h家好歹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族人对此非常厌恶,集T要把她赶出家门。没有办法,我只好让他们前往隆中,那里有我的朋友,可以帮衬一下,我置办了一间房屋,让他们住在那里。

    “听吾友说,他们安顿下来以后,便长期深居简出、离群索居,房子里时常飘散出刺鼻的气味,晚上还会发出奇异的光芒,两人都不修边幅,偶尔看见他们从镇上采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担心他们走火入魔,担心他们的孩子,曾向他们提议把孩子交给我照管……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她,她站在门口,蓬头垢面的,脸上却带着微笑,那孩子躲在她的身后,还没她的腿高……她说不用了,她要自己教育孩子,她说这孩子以后会g出一番惊世骇俗的伟业……后来,荆北并入魏国,我轻易见不到她了,慢慢就没有了联系……”

    童子拎起长柄杓,把新烧开的水舀入茶壶,我注视着那袅袅升起的白雾,若有所思地说:

    “那……她去世的时候,您没有在她身边?”

    “没有,”h承彦缓缓摇头,“我是听朋友说才知道她和她丈夫去世的消息,那个时候我二nV儿已经随孔明离开了隆中,我跟那边联系减少了……两人都是中毒而亡,医生的尸检报告是这样的……但他们在她家里却找不到任何可疑物品,毒药的影子都没见着,那些散发异味的东西也不翼而飞。人们只发现了一份遗嘱,上面写把她的儿子托付给弟弟,自己所有遗产都由他保管。不过除了那栋房子,人们并没有发现更多的遗物……我猜她一定是把贵重物品藏了起来,只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弟弟,也许就在某一次他经商路过襄yAn的时候……她的后事是由他一手C办的……

    “或许你会疑惑,为什么要把小孙交给我的小儿子,而不是我的二nV儿,我二nV儿好歹是个军师夫人,我的小儿子却是个生意人,经常在外奔波……对此,我这个做父亲的,有一点感想,不知道对不对:那就是我的两个nV儿之间一直有点明争暗斗的意思。”

    “明争暗斗?”

    “对……”老人撅着嘴,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你知道,一对亲姐妹总是会被别人拿来b较,她们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想。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跟难民私奔,败坏家门,一个嫁给卧龙,前程似锦;一个不务正业,一个相夫教子;一个稀奇古怪、离群索居,一个知书达理,聪明伶俐……关于这一点,我要说句公道话:人们只知道我二nV儿帮助孔明发明了诸葛连弩,便以为她学识胜过jiejie,其实不然,两个姑娘一样聪颖,一样有天赋,只是我大nV儿似乎没有把聪明用在正道上,而我二nV儿就特别懂分寸,她jiejie沉迷方术时,她出于好奇而模仿,也跟着学了不少。但她从未误入歧途,始终保持着清醒,知道什么能为己所用。婚后来信谈及近况,她说小时候的学习,成为了跟丈夫共同的Ai好,对丈夫的事业大有裨益。唉,一念之差,竟谬之千里,这就是命吧……”

    “哦……”我可以想象jiejie对meimei的竞争意识,处处不如meimei,被人说闲话,直到临终也不肯低头。我理解她的想法,但有一个疑惑始终没有解决,我说,“令孙的父母已经去世了,为何不让他搬到贵庄园来住呢,这样不是方便照顾吗?”

    “不是我不想,是家族反对的声音太大了……”老人沉重地摇了摇头,“我原以为nV儿nV婿去世,家族起码会容纳一个孩子,但他们连这也不肯,他们觉得跟我大nV儿有关的一切都是危险的。”

    “为什么?”

    “因为她做的事……哦,不是指她玷W家门,跟那相b这仿佛也不算什么,而是指她跟她丈夫从事的秘密活动。”

    “活动?您是指他们在隆中做的那些事吗?”

    “对,”老人一边露出思索的表情,一边缓缓地说,“他们的房子经常发出奇怪的响动,我前面提过了,而他们经常从外地采购各种金石药材、法器符箓和外国书籍,这村民们也看见了……于是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他们在家里研究妖法邪术,Y谋颠覆。”

    “颠覆?为什么会这样想?”

    “或许因为h巾之乱就是一群妖道兴起的,是不是?朝廷加强了对修道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