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8黾勉王事 (第2/3页)
你们就是桃村姐妹?” “是我们。” 县令立马来了兴致,眼前的两个nV子模样生的十分标志,没有一点乡野刁民的鄙气,大的清冷俊俏,小的可Ai灵动,但两人的脸庞都带着未褪的稚气,看起来不足双十的样子,估计连婚都没有成。 “我以为能带领全村筑坝的nV子怎么都得是一副渊博学者的模样的。” “其实不然,我们只是普通的乡野村姑,算不得学者。” “乡野村姑可不是这样的,你们怎么称呼来着?出身何族?” 龙卿上前禀告:“民nV姓龙。” “淮yAn龙氏?” “是村姑龙氏。”龙卿眉头不眨,沈清茗也弯腰禀告:“村姑沈氏。” 得知两人都是村姑,张县令对这两姐妹更加好奇了,特别是年长些的那个举止清雅的nV子。 “……不可思议。” 空气似乎又凝滞了一会儿。 “既然来了,来人,给两位姑娘上茶水,我们坐下慢慢谈。”县令招来了侍婢,给她们递上了茶水。 “你们现在可是黑龙镇的大红人,之前是卖鹿茸的,现在该是开了一个鹿场了,听说今年夏季还计划开展一次游猎。” 龙卿颔首。 “你是个有胆识的,听说你是落魄人家的千金小姐,也算学富五车,肚里是有墨水的,和那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不一样。” “那只是村长在开玩笑。” “哦?本官倒不见得。”县令坐在堂屋下,端起一盏清茶抿了一口,随后一双眼幽深的审视宾座下的龙卿:“从刚刚进来到现在,龙姑娘见了本官不见任何拘谨之sE,与本官的几句寒暄同样说的滴水不漏,如此足以说明你并非普通妇人,至少是和官差打过交道的。” 龙卿很无奈:“大人既然已经了然便无需拐弯抹角了,不知大人今日唤我们来是所为何事?” “像龙姑娘这般聪慧的nV子,该也能猜到。” “洪灾的事?” “不错,本官听桃花村的村长说当初你们村筑坝就是你牵头的,堤坝也是你亲自规划的。” “大人的意思是……” 提起洪灾,张县令站了起来,覆手踱步到堂中:“这次黑子河附近十里以内的村庄无一幸免,特别是下游地区,被泛lAn的洪水洗刷了一遍,Si伤暂且还无法统计,就算地势高的上游地区,被淹没的庄稼也不计其数,现在黑子河十里以内就你们一个村平安无事,因着你们筑坝,在你们西边的村子也得以幸免。” “这么严重!”沈清茗心下大惊。筑坝的时候她们一心一意想的就是不要让洪水越过大堤,因此从未计算过这次的水位到底多高,甚至到了后面每一次洪峰到来她们就用身T去挡,现在听着县令说起灾情的惨状才发觉这次的洪灾竟是如此严重,而这么严重的洪灾竟然让她们生生拦住了! 县令JiNg明的眼睛在龙卿和沈清茗身上扫视,见身为jiejie的龙卿不发一言,而身为meimei的沈清茗倒是个十足十的小村姑,城府特别稚nEnG,他便对她笑了笑:“就是如此,现在本官天天为了这事发愁,光是安置灾民就一个头两个大,城内那些豪民不希望灾民进到城里,如今只能把他们暂时安置在城外的野林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Si在外头,现在夏季若传播了疫病,那可就糟了。” 沈清茗听的更紧张了,若真是那样,桃花村也很难独善其身,她慌张的拉住了龙卿的袖子。县令眯了眯眼,龙卿饮了一口茶,随后站了起来,状似感激的朝着县令弯腰拱手:“张大人心系百姓,廉洁公正,黑龙镇的百姓有张大人这样的父母官乃三生修来的福气。” “……这。” “不仅是百姓的福气,也是大汉的福气,汉天子的福气,有大人这样的官员为大汉尽忠尽责,黾勉王事,大汉的江山何愁不稳?”龙卿的腰身弯的更甚一分,与此同时头也低了下来。 沈清茗看她每说一句腰身就要弯个几分,最后连头都得低下来,有些过于谦卑了,她顿时吃味起来。 而张县令本来准备了满腔“诉苦”,龙卿这样,他直接失声了。 这nV子当真狡猾。 张县令正权衡,在龙卿抬起头的一刻,他的双眸倏然沉了下来,柔和的眼眸深处S出犀利的眸光,直S龙卿的面门:“黾勉王事?” “呵呵。”男人刻意压低了嗓音:“你怎么知道这天底下的官员都是黾勉王事?他们就不能是黾勉他们自己的事?” “民nV惶恐。”龙卿再次弯下了腰。 “你这小姑娘确有点胆识,但有些天真的过头了,官场上的事谁没点私心。”县令拊掌道:“这次的洪灾在开始之前本官便已经上报过朝廷,但朝廷置之不理,如今本官再次上报,州府那边也在加急上奏,不过等今上查阅到这份奏折,再由户部拨款拨粮赈济最快估计也得等上一月。” “等不了了。”龙卿皱眉说:“现在是这样,再等一个月那肯定雪上加霜。” “所以本官叫你们来,是希望你们能想想办法治一治下游的水患,尽量减少损失和伤亡。” “我们只是两个愚妇……” “欸,能筑坝的还能是愚妇吗?如今只有你们有这方面的经验,不然等朝廷派专业的匠人下来,这里早就乱套了,即便最后治理好了,那也是那些工部侍郎的功劳,本官还是逃不掉过失。本官治下的辖区成了这副样子,你们觉得本官会面临什么?” 在县令有意引导下,沈清茗和龙卿立刻就猜到了。 还能是什么? 历朝历代的天灾最后基本都是演变成史料上短短的几个字,大部分甚至都没有记载,而处理的方式就是安顿活着的人,然后找上一两个替罪羊平定民怒,而这个替罪羊一般都是县令,然后历史就再次进入新的轮回,直到同样的事上演,再重复同样的处理办法。 龙卿也在思索,半饷,缓缓道:“可是我等也只是一知半解,而且我们说的话也不见有人愿意听从。” “这个你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