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嘉靖:你说你惹太祖干什么?  (第1/2页)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朝廷会对那些与大明朝休戚与共的勋贵动刀子。    而且一上来就是疾风暴雨。。。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大理寺和刑部就接收审判了上百起案子,其中牵扯到勋贵三十二家,被判秋后处斩的一百二十三人,被判流放戍边的八百三十一人。    甚至有两家侯爵直接被抄家。    从案子开始审判的第二天开始。    各家勋臣的奏疏就开始像雪花一般飘入宫中。    这些勋贵不单单是北京城里的勋贵,还有南京城的勋贵,甚至还有各地藩王。    大明立国百五十年,这些勋贵、藩王早已经通过联姻相互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现在朱元璋对北京城里的勋贵动刀,就等于对全国的所有勋臣贵戚动刀。    这自然让他们感受到了强烈的不安全感。    “太祖爷,您这一次的动作也太大了!”    “我绝对不看好您!”    “您别忘了,那些勋臣手里都是握着兵权的,万一他们起兵造反怎么办?”嘉靖皇帝满是忧虑的劝说。    朱元璋一边看奏疏,一边咧嘴笑了起来。    “咱就等着他们造反,等着他们再来靖难呢!”    “若是他们有当年老四的气魄,这个大明也不会衰败成这个样子!”    朱元璋随意的把手中的奏疏扔下道:“不信的话咱们打个赌,赌他们敢不敢起兵?”    “怎么个赌法?”嘉靖皇帝脸上露出一丝感兴趣的模样。    “他们若是敢起兵,咱就打你一顿出气。”    “若是他们不敢起兵……咱打你两顿出气。”    “这个赌你接不接?”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很危险的光芒。    “我特么疯了才接!”    嘉靖皇帝心里吐糟,面上却是一苦,咧嘴道:“不肖孙……认输!”    朱元璋不再理会这个总喜欢在自己身边找存在感的嘉靖皇帝,他继续查看奏疏。    又是半个月。    朱元璋感觉火候差不多了,便出面把所有勋贵都招进了宫。    “圣上,您要救一救我们啊!”    “那个海瑞、还有胡宗宪、徐渭快把咱们这些人整死了!”    “他们这是想要干什么?”    “咱们勋臣才是大明的根基,他们这是想要造反啊!”刚一见面,定国公徐光祚就扑倒在朱元璋脚边开始哭诉起来。    “哼!”    “瞧瞧你那熊样!”    “你别忘了,你老子是谁,是中山王徐达,一扫北方,替咱打下大半个大明的徐达!”    “你再看看你?”    “现在像什么样子?”朱元璋恨声道。    他之前在清末可是看过没有被他改变的大明历史的。    当年北京城破的时候,定国公府的国公爷是带头投降的。    不止是定国公,整个大明朝被满清铁蹄横扫的时候,这些号称国之柱石,与国休戚与共的勋贵九成都选择了投降。    他们连崇祯皇帝的一成都不如,最起码崇祯皇帝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还有上吊自杀的勇气。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咪咪!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而他们连这个勇气都没有。    “圣上,我们是不像样子!”    “但还不是那些文官把咱们的权利夺走导致的,若是咱们还有兵权,哪至于像现在这样窝囊。”徐光祚今天也是豁出去了。    他死了两个儿子,整个徐家宗族死了二十六个族人,连他自己定国公的爵位看样子都要保不住了,他没有什么不敢说的了。    “给你兵权是让你吃空饷,还是搞贪污?”    “你说说,咱若是把三大营给你,你能带好吗?”    徐光祚很想说能,但他看到朱元璋的脸色却是把这句话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他心里是真怕朱元璋真把三大营交给他。    今时可不同往常,有海瑞这个煞星在,兵权这东西已经变成烫手的山芋了。    他不敢拿。    他怕自己到时候忍不住伸手,然后被海瑞抓住,被大理寺判死。    到时候,圣上可不会为自己说情。    “废物!”朱元璋真想一脚把这个狗东西踹死。    “皇上,俺老徐是烂泥扶不上墙,但皇亲勋贵之中烂泥扶不上墙的多了,你也不能只盯着俺一家啊!”徐光祚被当众骂成废物,是真的有些破防了。    “哦……,那你倒是说说,还有哪一家?”朱元璋眯着眼睛问道。    “开封的周王、西安的秦王哪一个不是滥杀无辜之人?”    “俺可是听说,就在半个月前,秦王还强占了人家三百多亩良田呢,周王看人家新娶的娘子漂亮,直接就给抢过来了,这情节可比俺家那几个小子犯的事严重多了。”    “圣上,难道您只在北京城里铁面无私,北京城外的事情就不管了吗?”    徐光祚此刻是真豁出去了,脑子冲血不管不顾了。    反正他老徐家已经玩了,既然如此那大家索性都别好过。    旁边另外几家公侯吓的一句话都不敢说,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但内心深处,大家却都有些幸灾乐祸起来。    老徐还是勇啊,什么大实话都敢往外说。    但事实就是如此,皇上您老人家只管在北京城里指使着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