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96 章(象牙簟) (第2/3页)
话,陆守俨已经得到消息,知道她怀着双胎,听得出,他有些担心,问了好一番。 最后道:“自己平时小心着,大夫开的那些药,你要按时吃。” 初挽自然听着,一时问起他那边的情况,他们参观了数家世界顶尖的行业相关企业,也参观了他们的勘探技术和管理方式,自然是受到很多震撼,国外已经倚靠高端技术研发,在勘探成功率和油气采收率方面远远走在了前面,而中国在各方面都还非常落后。 具体技术方面自然有技术专家把关,陆守俨主要是和这里的高层管理人员沟通,了解了技术引进方面的意向,看得出,国外那些顶尖大企业对于已经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非常感兴趣,都纷纷抛出橄榄枝。 陆守俨:“我大概还有一两周回国,等我回去,你学校没别的事,你就跟我过去晋东市,到时候我也有时间照顾你。” 初挽:“那敢情好,我现在瓷语的事,反正有铁生哥和鹤兮在忙着,我也不需要太cao心,去了一趟香港,那边物欲横流的,我现在很需要找个地方清清静静写论文。” 陆守俨:“嗯,等我回去我们细聊吧。” 初挽:“我才从香港回来,先和岳教授谈一下论文的事,也许需要搜集下资料,没什么事就过去。” 陆守俨:“好。” 打完电话后,又陪着老爷子说了一番话,要走的时候,冯鹭希和她私底下提起来,说了陆建时和孟香悦的事:“他们这是瞎闹腾,倒是让你不自在。” 初挽倒是不在意:“我也没什么不自在的,随便他们。” 反正老爷子把建时打发到新疆了,一时半会倒是清静了,乔秀珺心里也没底气了。 冯鹭希见此,略松了口气:“那就行。” ”********** 初挽接下来也没什么事,便过去学校,和岳教授谈谈论文的进展,又和卢金平宋卫军一起吃了饭。 她在香港接受采访的事,他们也都看到了,都好奇地问她,就连学校里其它同学也都七嘴八舌问起来。 初挽的那些经历,在大陆来看,自然是神奇到不可思议,几乎是另一个世界了。 初挽带来的面霜,给了岳师母后,还有两份,就给了卢金平和宋卫军各一份,宋卫军受宠若惊,打算给他女朋友,卢金平也没想到初挽这么大方,感激不尽,打算送给自己jiejie。 他jiejie在当地一家化工厂工作,说是脸上总是干裂。 此时的卢金平看着初挽,如果说之前他对初挽还有些不服气,现在已经没任何想法了。 他现在深刻地意识到,人和人是不同的,或者说,初挽的高度就和他不一样。 初挽去了香港,接受了《明报月刊》的采访,认识的都是香港名流,即使在国内,参加会议,也都是考古专家云集的会议。 那天他去文物局的仓库,偶尔遇到一个工作人员,提起来说范文西先生特意说起来初挽,说她非常出色,说上面特意提到让她去参加某个会议云云。 当时他听到后,说不出的震撼,但又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当然了,在他的心里,也会想着,并不是自己不优秀,而是出身不同,先天条件不同。 这让他心里好受了许多,也就不会再去和初挽比较什么,他把目光放在宋卫军或者夏成槐身上,想着优秀毕业生的名额会给谁,想着自己有没有可能赢过他们,获得分配到北京的机会,就此扎根北京。 初挽一听这话,马上看他一眼。 她并不知道底细,但是好像和美国的一些经历有关系。 对方数了数,足足二百多片,初挽给了二十多块钱。 除了青花瓷,也有青釉碎片,黄釉碎片,以及霁蓝釉,里面甚至还有一些是瓷器底子。 初挽:“好,我就扫一眼,如果觉得可以,你帮我拿下来。” 这时候,她安排的喝街的和铲子便都动了起来,那些铲子喝街的都在疯狂地给她找。 象牙席古来有之,《西京杂记》中提到有汉武帝以象牙簟赐李夫人,所谓的象牙簟就是象牙席了,此物便是在封建时代的皇宫中,也是珍贵无比。 刘四:“我看着,说是解放前宫里头出来的,我看不太准,但我觉得那东西不一般。” 初挽:“什么?” 初挽见对方温和友善,自然感激,又和聂南圭联系了,这才罢了。 ********* 初挽:“我爱人有个朋友,在外交部,好像现在就正好在那边,我找找对方的联系方式,你可以留一下,有什么事,找我们国家的大使馆。” 初挽听这话,心里一动,突然明白了。 初挽意外不已,她过来并没抱着很大期望,只是不想漏掉什么,但是没想到竟然碰到这么一个好物件。 聂南圭大伯解放前去了美国,二伯留在国内现在在博物馆工作,三伯就是聂玉书当年失踪于花旗银行案,他一提去美国投奔他大伯,初挽难免多想。 初挽:“那也行。” 文物公司不管了后,建筑公司就开始张罗着弄了车来拉。 一看之下,却是诧异。 这东西太稀罕了,当年两广总督耗费了多少人力,也不过做了五张象牙席,之后雍正下旨,就再也没有了。 她留心了下,说是最开始,动土的建筑公司还喊了文物局的人来看,不过文物局走了一遭,捡了一些回去,之后便说太多了。 聂南圭淡声解释道:“我大伯一直在华盛顿经营着古玩店,现在做得还不错,有大概七八家分店,他现在年纪大了,忙不过来,底下儿女也不做这一行,他想让我过去帮衬着。” 说白了这些碎瓷片就是明朝时候的生活垃圾,包括官府宫廷的,也包括普通老百姓的,并不一定都是精品,也不受当时一些礼仪规矩的拘束。 不过这对于初挽来说,依然很有价值,可以研究明朝民俗,可以研究明朝民窑和官窑的不同,也可以研究当时民窑官窑烧造工艺的差别。 要说多认识几个喝街的,以及那扫地皮的铲子,就是有这个好处,事业慢慢做大了,自己去和人接洽谈价格总归不好谈了,也不好出面。 聂南圭感觉到了,挑眉道:“你可别多想,我根本没我三伯的消息。” 初挽听着,也不是太相信刘四的话,不过她也犯不着自己跑去讨价还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