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回家都看到管理员在装死_不要靠近棉花糖,会变得不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要靠近棉花糖,会变得不幸 (第1/1页)

    大家有听过棉花糖实验吗?简言之,测试者将孩子放在一间有棉花糖的密室里,告诉他们等待十五分钟,就可以多拿一颗棉花糖,以此测试孩子的定力与耐心。实验结果显示,经得起诱惑的孩子长大後会b其他孩子更加成功,因此师长父母孜孜不倦地传扬这个故事,贴在走廊的「温馨小故事」栏目上,写在联络簿与回条的页首,像是校训一样无处不在。故而在每一次孩子开口要零食的时候,就能搬出来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地敲着孩子的脑袋,告诉他:你若是吃了这颗糖,长大就注定捡角。

    第一次听闻这个实验时,年幼的我相当不屑:「十五分钟多一颗,那我要吃一包不就得待上二十四小时?赔本的买卖只有傻子才做。」

    或许当时的我还不能理解所谓诱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哭累了就睡,笑开了就玩耍,百无禁忌也就无yu则刚,从不认为世界上还有我触手不可及的远方。那些深刻的道理,我在错过公车追着废气管奔跑时懂得了,在挚友交了新的挚友时懂得了,在会考差一分上第一志愿时懂得了,在一次次求职失利的仰天长叹中懂得了。求而不得,则躁;躁而难安,则殆。

    最难的是眼睁睁看人横刀夺Ai,却无能为力。所以愈是想要占有、愈是宣示主权,就愈是显得苍白无力,yu盖弥彰。彷佛失去就意味着自我价值的毁灭,即使除却那些光环,或许,或许还是有人能纯粹地Ai着你。

    若是现在的我被扔进孩子堆里,目视着白里透红,香气四溢的棉花糖,我肯定会一把夺过来吞吃入腹,管他什麽成王败寇的诅咒或是预言,只有当下才是y道理。那不是贪婪,只是不安。不是急不可耐,诱惑难当,只是害怕抓在手里会化了,搁在桌上会脏了,有什麽蟑螂蚂蚁爬过了,十五分钟後自己就会一无所有。极度的不自信让内在小孩别无选择地回归兽X,及时行乐,步步为营,最痛恨不得已的分享,最厌倦仁义礼智的信条,恨不能披头散发,四足着地而跑,无惧喜怒,生啖敌人的血r0U;也难怪那些能够「等等」领赏的狗儿,都令饲主骄傲备至,恨不得办场巡回演出。

    所以我猜那些肯於搁置棉花糖的孩子之所以成功,背後亦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安全感。他们敢於信任规则,重视他人所交付的承诺,也敢於付出真心,正面迎战遭人背叛之痛。

    回想起小学走廊大字报上的棉花糖故事,彷佛在一遍又一遍提醒着我:别怕、别怕,你所生活的世界,也不过是个巨大实验室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