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试探-1 (第1/1页)
「创业」这件事对某些人来说,会认为是一项有风险的选择,前期投资大量资本,在市场上竞争拚搏,天天思考产品的x1引力、顾客的回馈或要求、整T商经策略、金流控管等等,或许不过几年几个月投入的金钱与JiNg力就消失殆尽,甚至为此背债或丢了健康。曾经我以为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是令人憧憬的,但身边有人要踏出第一步时,我才看清前方的路是一片迷雾,根本无法确认下一步所踩之处是否安全平坦。 高中二年级,这段时期左右应该是青春期中最多愁善感的时候,当时的我只上早八晚五的学,偌大的烦恼除了格格不入於同侪,就属考不上大学的担忧令人焦虑。我天天在心里进行隐形的竞赛,与朋友b、与其他高中的同龄人b、与远在不知名角落的某个备考生b,最重要的还是跟没什麽动力的自己b,临近大考,我却对念书失去了任何兴趣,提不起劲让自己会写的题再多一些,於是就在这无数的隐形竞赛中一次又一次落败,成就感更加荡然无存。 而这样的现况摆在我的家庭来看,是绝对会让父母担心的,谈不上叛逆期的我还是Si命挂着那条及格线,成长过程中,我的父母总是苦口婆心,在我的T系内建立了一套原则―每个阶段的学习是为了考上好学校,好学校才会提供好资源,好资源才有好的人生踏板,最後你才能无顾虑地养活自己、回馈家庭、回馈社会。说到底,稳定且有一定水平的经济能力,才足够给予糊口之外的生活品质,但当时身为高二学生的我,就算想到了这麽远也不愿意深入多想,只想单纯忧心没有动力与书本为伍的当下,不然太现实了,好像在长大。 於是某个一如既往的亲子谈心时间,mama丢出的问题不但可怕,更多是让我觉得困惑及陌生。 「如果我们辞掉现在的工作,开一家自己的店,你觉得怎麽样?」 其实早有端倪,像听故事一般,之前就知道了爸爸有个朋友在前几年自创手摇饮品牌,当时终於开展加盟店,且获得不错的绩效,但更常意识到的是爸爸自从升职後更加沉默的疲态,从来没听过的公事抱怨渐渐在他嘴边出现,以及mama时不时温和提醒我「不要花太多钱、要规划、要理财」,过去轻飘飘的每一句在这时全部汇聚成一声大警铃,刚刚那个问题是什麽意思? 「我觉得很好啊,掌控权会变在你们自己手上,而且如果顺利肯定会b现在有更高的收入,只是......只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我会有点不赞同,是我就不会冒这个险,创业失败反而会过得b现在更辛苦吧?」 我没有说出口的是,天啊,家里的情况真的有必要到转换收入型态了吗?现在还是家庭支柱的爸妈两人都算即将迈入中年,在这条路上摔了,我们需要多久时间才能爬起来?中年人的再就职也不b创业容易,那现在的我有办法陪伴家人来承担这个後果吗?很残忍的现实是,我对这个预想的情况感到恐惧,似乎无法说服自己必须提前踏入就职环境。 这场对话就停在这里,後来几个月还是如往常般平淡生活着,令人厌恶的同侪和就学环境、枯燥的课业目标、被时间催促着完成家事、飘渺的未来选择,但心中也一直有奇异的罪恶感缠绕。 我开始思考到底是什麽动机促使父母在犹豫转换事业,又为什麽父母选择开明地询问我的想法,可能是因为将会影响整个家庭的运作,於是想了解子nV的感受,或是因为父母其实也正在风险评估中迷茫,也可能因为我快要迈入成年,他们认为我该学习看见现实的两难。不过我下意识的回应究竟在父母抉择时起了何样的化学反应?想到自己的几句话会成为决定中的一GU阻力,就为自己的自私感到愧疚。 父母两人的第一份正式且稳定的工作,就是他们相遇的加工区某企业中,在一家公司中经历了人生最JiNg华的各种阶段,二人相识相恋走到共组家庭,爸爸在孩子出生後为了争取更好的待遇与机会,曾经有过一段半工半读补学历的日子,而mama则兼顾工作和家庭照顾,虽然还有婆婆、也就是我的阿嬷还能帮忙在白天时候看照小孩,但mama对那段日子的评价是最痛苦最黑暗的。 後来弟弟也出生了,与小婴儿的相处我几乎没有记忆,更多依恋还是在大人们身上。 「妈咪,爸b去哪里了?」这句话是我在孩提记忆中很鲜明的一笔,粉sE小夜灯温和地褪去房间内的昏暗, mama躺在我的左手边,而右手边的床位一个礼拜总有几天会是空的。 「你爸b要去拚经济,会b较晚回家,我们赶快躺好睡觉。」 话中的「拚经济」是台语念法,piànn-king-tsè在国台语能力皆尚不成熟的、年幼的我耳中,听起来像一件很酷炫的重要任务,但从来没有人跟我解释过这具T到底是什麽样的任务,是长大的某一天我突然又回想起piànn-king-tsè的字音,自己已经可以理解这是拚经济的意思,而拚经济其实就是与别人喝酒打牌的应酬,小赌怡情,我也无师自通,原来那时候家里是需要靠赌博来贴补家用,同时也因为以「拚经济」这个字词来包装而感到有GU荒诞的幽默。 一直到弟弟上幼稚园後,家里开启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稳定期,父母皆有周休二日,每年都能定期安排家庭出游,而平日晚上六点半就能通过通勤高峰的交流道从加工区回到家,顺路到安亲班把我和弟弟也接回家里,开始每天家人相聚的晚餐时刻,在我重要的成长过程中,家人的陪伴是很平凡的日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