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3 (第1/1页)
即便被逐出师门,还能叫天寅这样念念不忘。 若不是九萤不肯松口,薛仪当真想到玄天观看一眼。 万朝土地广阔,如今南边涝灾,北边大旱,边境又是另一副祥和之相。 往前几十年,越国交趾与万朝纷争不断之时,边境百姓也势同水火。后来前任越王与万朝皇上定下盟约后,这几十年边境越发平和,往来也多了不少。 隔着山脉竟也通了不少道儿,山下聚集着往来行商之人,从前荒芜也变作繁华。听闻越王大婚,万朝边境做生意的越国商户挂上红灯笼竞相庆贺。万朝商户也纷纷效仿,以此向越国商户示好,招揽生意。 吉庆之下,多了不少示Ai之物,发簪首饰,香囊花环皆卖得极好。向导带着薛仪等人闲逛,竟还有人挤到面前同他们叫卖。 “几位要不要瞧瞧,送妻nV送心上人都适宜啊!” 他们几人都不便做声,只暗自留意向导的神情。 向导还是Ai说笑,即便不买,也叫人欢喜。 越国和万朝边境也贩有许多佛家物。 薛仪回头,只见许多官员已经四散开来。九萤想把人叫回来,薛仪倒觉得能歇则歇,缓一缓再走也不迟。 “这一路不是天灾就是……见的苦脸这样多,也让他们看看笑脸吧。护卫的人都跟着,也出不了大事。” 九萤先前无人在旁引导,只能自己m0索如何假扮曹毓,故而也习惯于绷紧了。 其他官员则不会,确实也该放松片刻。 九萤看了看,忽然嗤笑起来。: “你看胡大人。” 薛仪望去,只见胡大人跟着个姑娘,手里还拿着些姑娘家的首饰。 九萤啐到:“他家中四个妾,还要哄姑娘。先前听闻他总以红线之说取悦姬妾。他府中夫人加妾室五人,正巧一只手数完。再来一个,哪里还有手指给他绕红线。” 薛仪看看挤在前头求僧人降福的另一人说到:“朱大人不也总求仕途平顺,我听闻他家中满是佛像。” “遇难他先缩,遇好抢着来,哪有这么便宜的。只是想不到话传得这样快,连你也晓得了。” 从前还在姜年身边的时候,薛仪总要帮相连打探消息,旁人说话她自然会听的更仔细。什么人嘴里最容易吐流言,什么流言真,什么流言假,她稍稍想想就能分辨。 前头叫卖的向导皆委婉推拒了,独独选了个转经筒。 许竞看着稀奇,要伸手去m0,被九萤拦下。 “佛家之物,慎言慎行。” 九萤是好意。 几人不信神佛,然而当地人未必也不信,谨言慎行总是好的。 薛仪也同许竞说:“转经筒转错方向,要损耗功德,换向旋转才是,经筒之内也要放入经文。” 摊主大略说了些经文。 薛仪听了听,与许竞皆不适宜。 “经文得依心意选取,他方才说的多是普通经文。若是要平杀孽,送往生,得换别的经文。” 薛仪甚至还能说出些不同的经文。 九萤这才想到她一直以来觉得怪异的地方。一路来薛仪许多东西说得细致,出使或是接见来使事情繁杂琐碎,薛仪几乎不曾出过差错。 策论、诗词、杂记等便已经无b庞杂,何况还有药典佛经。 短时间内,薛仪是如何记住这么多东西的。 许竞将转经筒放回原处。 “我只看一眼,并非真的要用。倘若有报应,呵,我当真希望这世间会有报应。” 隔日过了边境,越国早早收到信儿,万朝有来使他们也早早到关口等候。 所有贺礼一一交接清楚后众人皆松了一口气。 向导也要止步于边境。 他昨夜便同薛仪说过,越过边境,他的活儿就了了。 “不去越国了?” “嗯,我想先回沛城,想回去给家人做灵牌。” 薛仪先前要他去祭拜,向导在她面前也不必隐瞒。 其实向导也不算无家可归,宅子还在,只是再无人等他。 沛城未有疫症前,向导总仗着自己年轻,连平日也选路途更远的活儿。 他那时眼中只瞧得见报酬。 他是为着能养家,能叫妻儿爹娘活得更好。谁知如今家破人亡,空留宅子,他如何敢再住。 “我离开沛城原是想留在越国,再不踏足沛城,走了这些日子,我又想回去了。” 到边境之后,薛仪已经不再需要向导。 他不是到边境才生出这样的念头的。 “到边境就够了,回去吧。” 后悔从前的决定,要改变也不是常情。 众人还在清点,薛仪坐在马上,一直望着向导的背影。 她想起向导的哭声。 薛仪很想问一句,挂念家人是何种心境,可惜无人能应。yAn历云是抱养,养父母生了儿子后迁居别处,留他自己在镇江。yAn历云那时年岁不算大,许多事也记不清,难以再找回他们。 许竞不用问,九萤也是孤nV。 不曾知晓薛家之前,姜年就是她的家人。除却男nV之Ai,姜年与她的情感也远超寻常血亲。 即便人人都有父母,人人都有家人,薛仪也很少想过要去问姜年。 她一直觉得有姜年,有林家便足矣。 人总不能太过贪婪。 如今却还有个薛家。 向导先前不敢回沛城,薛仪也深有T会。她同样不敢回薛家。 那个梦境真真假假。 薛仪劝向导祭拜时曾说真心诚意的话,家人在天有灵,必定可以听到。 可她甚至不敢开口。 九萤巡夜经过,见她屋内还亮着。九萤也不推门,只在门外说:“要剪子到门边敲两下,要匕首敲三下。” 屋内传来两声响动。 “多谢。” 第二日九萤瞧见她屋内桌上整整齐齐拢了一堆碎布。 “有长进。” 九萤还带着木三郎的传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