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呆佬 (第2/4页)
br> 花嫂转怒为笑道:“几张春饼,又不值钱,哪里要财主出钱。”转身又用脚尖踢了一脚那孩子。“起开,下次再敢来偷吃的,两顿凑一顿打。” 财主前跨一步,俯身把小孩拉起来,又转头指着他冲花嫂道:“来三卷春饼卷臭豆腐,我一卷,给他两卷。看他眼神,这小叫化可能饿好几天了。” 围观的人连声盛赞财主,花嫂也笑道:“难怪总听人说史大财主是个大善人,您前世一定是如来菩萨投胎。” 小叫花子狼吞虎咽吃完两卷春饼,仍突出眼珠盯着财主手上的那一卷。财主不禁哑然失笑,把自己手上的春饼又给了他。又是风卷残云,小孩几口就吞下第三卷春饼。 想想时光不早,财主便别了花嫂,转身去牛市,却不料那个小叫花子步步紧随着他,不离不弃。财主诧异,停下问他话,哪里人从哪里来父母在哪,他恰如个哑巴,一言不发,连摇头点头也没有。 史财主耐心蹲下身子,凭买牛的经验,伸手捏了捏小孩细瘦的胳膊腿,有一下捏紧了,孩子“啊唷”出了声。财主明白,这不是个哑巴,又仔细捏弄他的细身子,觉得这孩子只是饿廋了,给他吃饱,长大後一定是个好劳力。那一刻他突发奇想,牛市也不逛了,直接领着孩子回了家,并给他起个响亮的名字叫史大壮,算作是他的儿子了。村里人议论这孩子连个囫囵话也不会说,看上去有点傻。话传到财主的耳朵里,他就说:g农活不用说话,身子壮实有把力气就行。村里便有好事的人给这孩子取了个绰号叫呆佬,就是傻呆的意思。财主夫妇也不介意,和村里人一起跟着叫。时间一长,大家都忘了他的大名。不知道是财主的眼光好,还是财主家的饭食好,呆佬在财主家吃了几个月饱饭,胳膊腿儿日见丰满,呈现了结实的身材轮廓。他天天跟着财主到地里g活,财主非常用心地手把手教他伺弄庄稼,以至於他小小年纪就成了熟谙各种庄稼习X的种地好手。 据老泉伯回忆,石板村在抗战时期也是做过革命贡献的。大明山是新四军湖东抗日支队的根据地,坐在大明山脚下的石板村每年都要按支队的规定交纳军粮。考虑到其他村民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史财主就主动提出支队摊到石板村的公粮全部从他家粮仓出。村里几个念佛老太婆听到这个讯儿,连连说史财主真是活菩萨。每当交粮的日子,支队便派人带挑夫下山来取粮。为了避免撞上日本鬼子,按照支队的要求,等到支队来取粮的那一天,史财主就会派出两个长工,一个爬上财主家的大瓦房顶远眺,另一个守在离村五里地人称三岔口的进入大明山的唯一道口。如果发现日本兵下乡,守在道口的长工马上高高举起一根绑了杏hsE布片的长竹杆,向站在屋顶上的长工发信号。屋顶上的人再通知支队取粮的人,赶紧撤回山里。当时县城里住了七八个日本兵,十天半个月,也会有仨俩个日本兵结伴下乡来SaO扰。老泉伯说,有一年先旱後涝,田里收成不好,第二年春上,家家户户都缺粮,史财主家的余粮大半都借给村民救急了。眼看着给支队交粮的日子就要到了,史财主怎麽也凑不齐军粮份额,着急上火几天睡不好。抗日支队可不好惹,不交公粮被按个通敌的名头,直接可以毙了。到了支队派人来取粮那一天,万不得己的史财主事先安排下人报了一次假信,只等支队的人到了村口,就谎说有几个日本兵下乡往大明山方向来了,慌得支队的人顾不得拿粮就跑了。 财主以为这件挠头事就这样过去了。却不料三天后,一个风高月黑夜,财主睡房的木窗被拍的山响。熟睡中的财主夫妇惊醒,以为是强盗下山抢大户来了,吓得赶紧m0黑穿衣下地。财主走到窗前,颤声问:“这是谁呀?” 窗外应声:“快开门,我是支队的刀疤刘。” “原来是刘分队长,稍候稍候。”财主慌里慌张的点灯开门,把门外三个黑衣大汉请进堂屋坐下,又紧着吩咐老婆烧水泡茶,却被刘分队长止住了。 “不用客套,我们说完事就走。”刘分队长脑门上的斜条疤痕,被油灯光映照,忽闪忽闪的亮。据说刘分队长也是穷人家的孩子,十六七岁便上山加入了青竹帮。在一次和红松帮抢夺地盘的争斗中,他的脑门挨了一刀,留下了一条凸显的刀疤。後来新四军到大明山安营紮寨,据说有安稳饭吃,刀疤刘就带了几个兄弟投奔了新四军,在湖东支队谋了个分队长的小职。 “刘分队长请说。”史财主不知道他们为何半夜上门,心中有点惶恐。 “你该交的军粮准备好了吧?” “我早就想给支队的长官打个申请,看能不能减免今年的军粮。分队长明鉴,去年连着旱灾水涝,地里没收成,哪家都缺粮,一村老小,能不能活着挨到春麦收成都不好说。” “别那麽多废话,你这是想饿Si山上打鬼子的兄弟们?” “哟,支队长言重了,我一个种地的,哪来这麽大胆子。” “我实话实说,我们支队商量过了,知道山下老百姓粮食紧,我们也不想难为你们。支队决定,今年就不征粮了。” 财主听罢,大大松了一口气,赶着说:“好啊好啊,支队这样为老百姓着想,真是咱老百姓的福分。” 刘分队长接着说:“你先别高兴。我们抗日部队,肚子饿着怎麽打鬼子?支队今天开会商量了,今年不征粮,但要跟山下的大户借些大洋买粮。” “大洋?家里那里还有大洋啊。我刚买了十二亩田,大洋都花光了。” 刘分队长这下恼了,从腰间掏出闸子Pa0,“啪”地拍在桌子上,“你想寻Si?谁不知道你是h仙镇头号大户。别以为我不知道,上月h仙镇中学堂修补校舍,你还捐了二十个大洋。他娘的,给学堂有钱,给新四军抗日就没钱了?你跟我耍滑头,得问问我的闸子Pa0答应不答应。你想寻Si就再说没有袁大头。” 财主还没答腔,他的nV人从里屋小跑出来,慌得一叠声说:“袁大头,我们给,我们给。” 刘分队长笑了:“你看你这麽大个财主,还是屋里的nV人懂事。”又正sE道,“我们不偷不抢,不是强盗,只是借,给你出借据,等抗战胜利了,连本带息还给你。不光是你,山下每一个财主都有份,摊到你的头上,是25个袁大头,今天就要带走,少一个我的闸子Pa0都不答应。” 财主知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那怕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老实吩咐nV人去卧房取二十五个大洋,拿出来装在一个小布袋里恭恭敬敬地奉给刘分队长。刘分队长从口袋里m0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借据递给财主,上面盖有“国民革命军新第四军湖东抗日总队第十五支队”的红sE印章。 刘分队长收好大洋,拍了拍惊魂未定的财主的肩头,说:“蒋委员长说了,抗日是全T国民的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等抗战胜利了,我们支队还要为你请功呢。你为抗日出了不少钱,前两天我们支队开内部通报会,政委还点名表扬你呢。用粮食大洋支持我们整个湖东支队的,你可是排第一号。我们政委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