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梦心尘录_序章-魇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序章-魇夜 (第2/3页)

题,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洛贤侄若往後再来霞yAn城,尽管到柳府来找我便是,要什麽忙,我都帮。」大笑着又要斟上一杯酒,不料洛熙源突然起身,面sE凝重地望向远处,彷佛在看着什麽。

    「贤侄怎麽了?莫非刚才柳伯伯说了什麽不该说…」此言未毕,便遭洛熙源打断:「多谢招待,但我还有要事在身,不宜久留,柳老板、柳夫人、柳公子,先失陪了。」匆匆说完,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已翻身下了楼,轻盈地落进人群中,忽而不见。柳云逸尴尬地站在原地,迟了一迟,悠悠地道:「这年轻人真不简单,这麽好的身手,走跳江湖也是轻而易举吧?是吧!」他转向身旁众人,举起酒杯说道:「那这一杯,柳老头我,就敬大家,彬儿平安回来,是柳家的福气,见者有分,今晚的酒我请,大家乾!」顿时二楼一震欢声雷动,唯独柳彬紧握着手中的灯笼,不停打颤。

    「小彬儿,你怎麽了?」柳夫人发现儿子不大对劲,忙问:「是不是刚才太害怕了?」柳彬直摇头,嘴里念念有词:「好...冷…」柳夫人赶紧m0了m0他的额头,担心是着凉了在发热,忙转头跟丈夫说道:「彬儿好像不太舒服,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不久後,一行人回到柳府,将满城的欢愉推向门外,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房里准备就寝,而柳彬在自己的房间里,悄悄点上红灯笼,彻夜不敢入眠。

    那晚,凄惨的叫声此起彼落,夹杂着婴孩的哭声,与白日欢愉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b。Y冷的晚风吹过街道、巷弄,来到柳府门前,吹动洛熙源的衣衫。只见那少年当街屹立,四周彷佛被什麽猛兽袭击一般,凌乱倒塌,梁柱、岩石上甚至能见爪痕。他深深地x1了一口气,气sE凝重地向城门方向走去。

    -第二节-

    这几日,城内到处沸沸扬扬,街头巷尾都议论着那夜的怪事。午夜时分,许多人几乎同时发梦,均为骇人的恶梦,众人在恐慌与尖叫中惊醒,无不瑟瑟发抖;小孩则像是失了魂、不发一语;有不少人不知为何七孔流血而亡,Si状惨烈。前一日还是节庆大喜,怎料一晚的功夫,全城愁云惨雾。

    唯独柳府上下,无人受恶梦所扰,但闻城中怪事频传,便大开府门,提供城内大夫稀有的草药,望那些为梦所扰之人,能早日恢复元气,更是多拨了些银两,送往Si者的家中,助其家人度过难关。

    柳彬带着那小红灯笼,大白天也握得紧,片刻不离身,柳夫人见了有趣,她问道:「小彬儿,怎麽这大白天的,要提个灯笼呢?莫不是怕看不到路吧,天儿亮着呢。」柳彬回道:「紫衣哥哥说,只要我带着红灯笼,牠们就不敢接近。」

    「牠们…」柳夫人脸sE一变,想起那夜柳彬的不寻常,不但异常畏寒,还老嚷着巷子後有古怪的东西,难道跟那夜异样有关?她将此事告与柳云逸,希望能请个道士来家里看看,柳云逸将信将疑,无奈妻子苦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派人去把城中一位出名的道士—郑圆通给请来。

    郑老道在家里转了几圈,边转着,直摇头,柳云逸忍不住问道:「道长可是看出了什麽?」正圆通垂眉沉思了一会,道:「这柳府里里外外,没有一处有异样,甚至这格局可是聚财纳福之势,或许正因如此,全府怀福心安,才能避过这风头吧。」他捋了捋胡,又道:「贫道这几日已在城中四处看过,并未发现鬼魅作祟的迹象,但归纳出那些发恶梦之人,多半是近日内过於C劳,或家事不顺心者,心烦意乱好发恶梦乃常理,还请柳老板、柳夫人莫惊慌…不过…」持疑了一阵,转头望向一旁的柳彬,那两只眼蹬得老大,直gg看向自己,接着道:「柳公子好像有话要说。」

    柳云逸摆摆手,似乎对儿子未出口的内容不大满意,柳夫人道:「彬儿那晚畏寒,又不停地说自己看到了什麽邪物,就在那巷子後…还说那个紫衣少年帮他赶走了邪物,告诉他邪物怕光,灯笼点着就没事…」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移到柳彬手上,那仍Si拽着的灯笼。柳夫人又道:「彬儿以前从不畏寒,当晚又发生那样的事,听人说孩童灵气丰沛,有些事物是看得见的,道长,您说这两者之间有无关联?」郑圆通看着柳彬,不发一语,只听柳云逸不耐烦地说道:「唉呀,小犬从小Ai听些山JiNg水怪的传说,神神叨叨地,让先生见笑。」「不然,」郑接话:「我倒愿意相信柳公子所见为真。」

    「先生,童言童语,莫要当真。」柳云逸面有难sE地说道,柳夫人又接话:「可墙外的爪痕要作何解释?难道是那些猫狗给抓的?」郑圆通见柳氏夫妇意见不合,赶紧打圆场,道:「贫道方才已经说了,这怪事发於心烦意乱者身上,若问心无愧,自不会受恶梦侵扰。至於柳公子之事,无奈贫道修维不足,无法判断两者是否有关连,但请柳夫人放心,我一帮老友已经在前来霞yAn的路上,他们与贫道这种惯於世俗生活的小道士不同,是江湖闻名的碧长观子弟,所练所学,可谓真正的修仙之道,待他们抵达、歇歇腿儿,贫道再领他们上门,为柳家平忧。」

    数日後,果然有一群青衣道士出现在城郊,一列人车浩浩荡荡。郑圆通已然等在城门口,走在前方的少年道士抢步上前,恭敬道:「弟子澄肃,拜见师叔。」郑圆通笑着对他道:「你长大了,不过还是这麽拘谨,我早已离观,私底下别再称什麽师叔…你师公近来可好?」澄肃道:「师公无恙,本次亦随队前来。」说着便指向队伍後方一座马车,郑点点头,提起嗓子喊道:「贫道郑圆通,向华蕴道人请安。」本以为郑圆通能提气大喊,立数尺之外,似在耳旁,已属不易,不料马车内传来更为宏亮的嗓音,在众人耳边隆隆作响:「郑道长别来无恙,听闻霞yAn遭灾,望碧长观能助以微薄之力。」马车帘子掀开来,走出一位道人,看去三、四十岁,面sE红润,身姿挺拔,眉发却是银白,令人一时间无法断其年龄。郑圆通迎上前,将城中异样,与柳家的事说与他听,并补上一句:「柳彬这孩子,我看不简单,明日还请多加留意。」华蕴点点头,众人缓步进城。

    次日,郑圆通领着众道士来到柳府,见着府门、墙上的爪痕延续,环绕了整个柳府外墙。柳云逸在门口指挥下人整修,回头见到郑圆通与一群青衣道人伫立,想起数日前郑曾说的碧长观道友,立刻领入。

    众人於厅堂中寒暄一阵,柳云逸便令下人唤来柳彬。柳彬从小见过不少达官贵人,尽管年纪小,尚懂礼数,亦不扭捏,便向众人问好,却在与华蕴对上眼时,浑身一直,竟说不出话来,柳云逸见状,笑道:「小犬怕是未见过几位道长气宇非凡,一时傻了,望各位见谅。」华蕴微笑而不语,细细地打量眼前的小子後,赞声道:「柳老板真是好福气,令公子面象甚好,必定是聪颖过人,若好好栽培,将来必成大器。」说罢,轻轻一抬手,招来澄肃,细声吩咐:「等会让你带柳公子外出,你好好问问他,若是那晚全城异象,这孩子定有所感。」见澄肃明白,又转向柳云逸,「柳公子的事情我已听郑道长说过了,我这徒孙名为澄肃,年纪尚轻,令公子跟他一道,心理应自在些。贫道还想一观这柳府风水,期间便让徒孙陪着柳公子,柳老板觉得如何?」柳云逸自是欣然答应,虽心底仍不信有何邪物,可儿子的害怕看来不假,且若无妖魔作祟,墙外骇人的爪痕便无法解释,究竟是心理有诡,还是真有其事,届时便知。

    众人离去,堂前剩下柳彬、澄肃二人,这澄肃面对眼前这一个六岁孩童,一时间不知从何问起。柳彬乖巧地站在原地,静静等待澄肃开口。「柳公子,在下澄肃,望柳公子将当夜所见,如实告知,以便判断情势。」澄肃开口彬彬有礼,然而对着眼前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