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9章 王长功将和自己搭班子做事! (第1/1页)
“好,期待你们的工作业绩!” 周阳点点头。 从此,这两个年轻人就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周阳再次体会到,身为一把手的权力,哪怕是在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就是此地的天。 ....... 随后,对两人的新职位进行了公示,不等公示期结束,两人就要正常履行工作职责了,而周阳则带着王长功去了解化工园区的情况。 化工园区之前就有一部分涉及到了百里乡,如今在化工园区旁边搞了一个开发区,其实也就是换汤不换药,目的是为了向上面要政策要资金,要土地。 目前很多地方的干部思维局限性在于就是一味听上面的。 总之觉得不做就不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完全没有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看其他人做出成绩了,才想着效仿,但实际上已经是来不及了。 两人走在化工园区周边,看着如火如荼的企业生产场景,王长功不禁感慨:“红顶镇真的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王长功在百里乡,也偶尔来红顶镇看看情况,发现红顶镇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子。 首先是化工园区,然后是外资引进,如今的红顶镇有规模企业几十家,还有中小型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百里乡因为地理位置距离红顶近,也分到了一杯羹。 其实,不只是百里乡,还有其他乡镇都得到了好处,只是没有红顶镇大。 总的来说,经过这将近三年的发展,紫云县的经济已经赶上了一些市辖区,未来肯定是要超过的。 现在,整个宜城乃至江东高层的视线都聚焦紫云,聚焦红顶,所以王长功认为在红顶以及开发区工作,将有极大的优势。 “是啊,可以说整个紫云县都是如此,包括你百里乡,现在和我们红顶的水泥路也修通了,居民的交通出行也已经是大变样!” 周阳也是如此这番感慨,因为百里乡之前是全县有名的贫困乡,别看是副省级城下面的乡镇,但远离市区,远离市区四五十公里,不少老百姓还没去过宜城市区,还没有班车直达县城。 一般情况下,百里乡的居民都是要先赶到红顶镇,才能去县城和市区。 现在好了,有专门的班车,大家的交通便利了很多,而且百里乡每天也在改变。 “开发区驻地你知道是在哪吗?” 王长功好奇的问道,因为现在只是确定了一部分的人事安排,但是办公地在哪,还没确定。 周阳也觉得这是个问题,到底是放在县城,还是放在红顶镇,这个都不好说。 如果放在红顶镇,那么短时间内还没有合适的办公楼,目前他们只是规划了镇政府的办公楼。 而前世这时候,还没有开发区呢! “书记那边还没说,估计也是在考虑,不过我认为肯定是要来红顶镇的,毕竟这边被划作了开发区,不太可能和县委县政府在一块,但初期可能会在在县城与县委县政府合署办公!” 周阳觉得这是唯一的可能,估计要不了多久,新的管委会驻地也会开建。 但是这钱应该是市政府出了,紫云县肯定是不会出这个钱的。 “我觉得也是这样!” 王长功点点头。 不知不觉,两人来到了镇政府大楼的建设工地,如今已经封顶了了,现在就等着内部装修了,估计七八月份就能入驻。 “一旦开发区揭牌,红顶将再次起飞!” 王长功觉得在这里干事,真的太好了,对自己的成长很有利。 “长功,你买房了吗?” 周阳问道 因为王长功就只是在郊区一个平房,未来肯定是要拆迁的。 但现在对方没地方住,毕竟他那个郊区在城市的另一边,来红顶上班太远了。 “还没!” 王长功没有这个意识,他在百里乡的时候就一直住在乡政府的房子里,也是个平房,春天霉气很重。 “买滨湖区最近开建的房子吧,市区肯定是要从那里朝着开区发发展的,现在房价还便宜,赶紧入手一套!” 周阳虽然大家都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但也要解决好自己的生活问题。 “我也有考虑,那边的地理位置确实不错!” 王长功虽然对买房兴趣不大,但也知道市里面的发展意图。 “你也不小了,该考虑买房结婚的事情,我房子买在汇融苑,你可以买在附近!” “嗯,我考虑一下!” 王长功点点头。 “要是没钱就说一下,我借你一点!毕竟是老朋友了!” 周阳拍了拍王长功的肩膀,他知道王长功的工作将近三年,一年按照两万五的工资总收入,三年也不过七万块,自己还要吃喝,还要供养meimei,其实也存不到几个钱。 这些钱,可能不太够首付,毕竟现在那边的房子要将近二十万一套了,着实不便宜。 “放心,钱是够了,我也不要买太大的,再说,我坐上公务员之后,从银行贷款还是很方便的!” 王长功笑着说道,他没有打算和周阳借钱,他觉得和同事间的交往不一样涉及太多的金钱利益。 这是他一直坚持的一点。 听到王长功这么说,周阳心里莫名的开心了起来。 要是前世的王长功,肯定不会拒绝,现在他拒绝了,说明对方的想法和前世有了巨大的改变。 周阳还记得在镇政府办公室,看反腐纪录片的时候,王长功作为省部级官员出境忏悔,而他只是一个科员,而两人进入体制的时间差不多。 想一想,这确实挺让人唏嘘的,他干了一辈子科员,快死了才副科,但是他一辈子是轻便的。 而王长功年纪轻轻就上了省部级,虽然风光无限,但是落马的时候也是极度的悲凉,不知道死之前能否出狱。 所以说,到底谁过得好? 这估计也很难说得清了! 他看着王长功,脑海里再次浮现对方忏悔的场景:“自从我掌握权力之后,越发的体会到权力的重要性,但我没背景,只是靠着名校的光环成为了科处级干部,如果没有人拉我一般把,我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于是,我开始阿谀奉承,甚至亲自帮当时的县委书记接送孩子上下学,而我那时候已经是副县长了.......” 现在的看起来王长功还是很有底线的,没有失去当年的热血。 谁能知道,当年就是因为几个馒头包子就让一位官员滑向罪恶的深渊? 逼疯人的往往不是人,而是生活!而是现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