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感情拉扯着就黄了_34 少年的魏策一去不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 少年的魏策一去不返 (第1/2页)

    34

    好大一个惊喜。郁晚洲木然地想。

    一曲普普通通的《小星星变奏曲》的前二段变奏节选,竟然没几个音在调子上。他险些没听出来弹的是什么,只恨自己没有一张纹丝不动的铁面具牢牢焊在脸上。

    他的面具显然不到火候,程见羽在乱七八糟的合奏里一边顽强地指挥,一边看着他笑得前仰后合。

    从欣赏音乐的角度来听,这无啻于一种折磨。郁晚洲艰难地忍受了几分钟,秉承着打不过就加入的理念,应和着忽长忽短毫无规律、犹如蹦床上跳跃似的乐声胡乱跟弹了两段,自己都不由得笑了起来。

    一节课下来,郁晚洲已经要忘记原先的曲调了。小孩子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弹得有多糟糕,笑嘻嘻地和他们道别,活动室里洋溢回荡着快乐的氛围。

    程见羽送走了小孩子,对郁晚洲说,“小洲哥哥,你现在知道我不是谦虚了吧,进来前我已经提醒过你了。”

    “还当你跟我客气呢,”郁晚洲叹了口气,“谁知道你是先礼后兵。”

    程见羽笑了起来。他锁好教室的门,依依不舍地仰起脸,“小洲哥哥,你要不要来我家坐一坐?”

    程见羽家在三楼,早些年还没有对老旧小区进行电梯改造的时候,即使郁晚洲愿意背着他上下楼,程见羽也不太愿意出门。如今他熟练地自己把轮椅推进电梯里,和郁晚洲一起从三楼出来,摸出钥匙打开门。

    程见羽进门后照常打开冰箱给郁晚洲倒了杯牛奶,聊了一会看了看时间,说要先把米饭煮上,就转着轮椅去了厨房。

    郁晚洲坐在沙发里,扫视了一圈客厅。

    两年没来,程见羽家的家具和陈设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风格,仿佛没有时间流动的痕迹,就连茶几和木柜上摆放的东西也——电视前的木柜子上多出了一个相框。

    相框是新的,照片却像是十多年前的,呈现出老式摄像机所特有的偏黄色调。它仿佛曾经被水泡过,也许是过塑的边隙不甚严密,照片带着波浪起伏似的褶皱,大部分呈现出严重曝光的白色,走近了也只能隐约看到照片一角的高大石柱和三个亲密地靠在一起的影子。

    这些年来,郁晚洲从没在这个家里见过第三个人。

    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中窥探到别人家庭的秘密,他收回目光想回到沙发里坐下,程见羽却正好从厨房出来。

    看见郁晚洲站在那个相框前,他反而推着轮椅过来,将柜子上的相框拿在手里,怀念而眷恋地隔着相框抚摸严重泛白的照片,“这是我哥哥上大学时的照片。前段时间才刚找出来的,以前没有什么照相的机会,和哥哥的合影就只有这一张了。”

    郁晚洲听明白了,不由想,厄运仿佛格外频繁地降临这个家庭。

    程见羽举起相框,向郁晚洲指出站在中间的人,“这个就是我哥哥。”

    郁晚洲弯下腰,只能看见一个高挑清瘦的轮廓,他右手所牵的小孩应当正是程见羽,从身形能看出,程见羽比他们初见时要幼小得多,这对兄弟年龄显然相差很大。

    “我哥哥比我厉害多了,他什么都会。”程见羽微微笑着,声音却不由泻出惆怅,“他以前自己给我做过一把小提琴,可是那把琴拉不出声音,哥哥就说工作以后再给我买,我还以为他高中毕业后不想再读书了呢。后来他把大学录取通知书拿回来的时候,我和mama一点都不敢相信。”

    程见羽所说的小提琴郁晚洲曾经见过,琴身的造型和架构非常漂亮,可惜所用的木料非常劣质,经年累月后木板严重开裂,琴弦也变得松松垮垮。见程见羽提起此事就目光黯然,郁晚洲便想把话题岔开,却忽然发现照片一角的高大石柱有些熟悉,仿佛是他曾经见过的某一处地方。

    他心中一动,还没来得及细想,外面传来的广播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程见羽只听了个开头就道,“哦,是东江一附院的医生来义诊了。”他将相框端正地摆回柜子上,仿佛想要从某段幽暗的记忆里挣扎出来,勉强笑了一笑,“我要下楼去看看,小洲哥哥,你陪我一起吗?”

    郁晚洲陪着程见羽下了楼,发现义诊的桌子和遮阳棚搭在活动室外的小球场上,就摆在他的车旁边。他意识到自己的车可能影响了义诊现场布置,赶紧跟程见羽说了一声,过去把车挪开。

    折返回来时,郁晚洲路过义诊的桌子前,忽然被人叫住了。

    “嗨,师弟,师弟!”

    那声音听起来很像郁晚洲认识的一个人,他转头去看,在周围长长的队伍里,一张光秃秃的桌子显得格外突兀。摆着“普外科”牌子的桌子后,一个理着另类的短发又带着口罩、看起来雌雄难辨的医生正冲他用力挥手。

    郁晚洲缓缓眨了眨眼,“青师姐?”

    这位师姐是他和周沿庭高中时的饭搭子,她高他们一届,教室和食堂都在不同方向,但陆青司光明正大地声称沉迷用他的美色下饭,每天都不辞劳苦地绕半个校园跑来跟他们一起吃饭,郁晚洲觉得她其实只是想找周沿庭一块儿说相声。

    他们毕业后一直有联系,郁晚洲也知道她如今在东江医科大读博,见到她并不意外。

    陆青司的老板非常好心地没把她关在实验室,经常会带她下临床,陆青司因此声称要通过成熟的发型来树立在患者心里成熟稳重的形象,很干脆地决定把读书时万年不变的高马尾剪成短发。然而最终造型和她的设想产生了偏差,过于另类别致,使她没戴手术帽时看上去活像个拿着剪刀走错了地方的Tony老师。

    从这张光秃秃的桌子来看,她显然失去了初诊患者的信任。

    “师弟,来来,坐坐坐。”

    陆青司热情地邀请郁晚洲在义诊桌子前的塑料凳子上坐下,态度热络得仿佛正在招摇撞骗招揽冤大头的江湖骗子。

    “我正无聊呢,又没人来我这,又不能玩手机,可闷死我了。刚好不容易来个大爷,张口就问你们外科来义诊能在这台子上做手术不,我说大爷您真幽默,这一没检查设备二没无菌条件的,做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