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姑姑》後记 (第1/1页)
本篇文章为2023年百合悖德乐园参赛作品《姑姑》的後记。由於牵涉大量剧透,还请完作品本身之後再来看这篇文章。 首先呢,其实……我本来没有打算参赛,手上更没有现稿。稍微解释一下这对我本人是多麽不寻常的事情: 通常我会先锁定一个b赛或是一个题目,大约在截稿日前「半年以上」开始着手;有些甚至是会历时三、四年的资料蒐集跟打草稿也不一定。 然後在草稿完成到七成左右,才会决定参赛或发表,大概会在最终截稿日的半个月前完稿,接下来两周视情况小修,在截稿日的前三天以上发表或投稿。 所以这篇是「完全没有参赛准备」、「完全没有现有稿件」、「完全没有灵感」、「完全没有资料蒐集」的情况下,几乎是在三周左右的时间y生生赶出来的。 不过,绝对不是赶鸭子上架:整个文章的结构,就我个人来看,还算是满意的,并没有敷衍了事。只是牺牲一小部份可以发展的分支剧情连瑀辰跟王育廷的後续、龙哥与Bailey过往的关系,但主线是完整的。 说是完全没有现稿跟灵感,倒也不太准确:本作《姑姑》有很大的成分脱胎自2021年POPO华文大赏Ai情组参赛作品《老师,》,算是《老师,》的姊妹作,两者的基本构想相当接近,并且x1收了《老师,》失败的教训,本作在批判X已经稍微收敛了很多……但总T来看还是不像典型的Ai情故事就是了。 《老师,》一文目前是已经下架,等待日後重新修正。应该是不会被我扔掉……可能会寻求自行出版。 《姑姑》参赛的组别是「百合悖德乐园」。 正如向前所提,我原先根本没有任何灵感。也不想从一夜情之类的着手;那个不是我接触过的题材。所以我是直接从「悖德」两字开始发想。 何谓「悖德」?理所当然就是「违背道德」。 那麽,「道德」是什麽? 「道德」的建立前提,其实是必须处在一个「存在他者」的状态下。 譬如,如果在一个纯粹自然的荒野上,一个人赤身lu0T,并不违反道德。但如果是身处於都市中,那就「违反善良风俗」了。 当一个人独处、一个人没有跟其他任何人接触的时候,是没有「道德」的。只有跟另外一个人,或是身处於存在「很多人」的群T中,才会出现「道德」──也才会有「悖德」。 所以,在我完全没有任何灵感跟故事构想时,就确定要引用尚─保罗?沙特Jean-PaulSartre的概念: 他人,即地狱。L''''enfer,c''''estlesautres. 因为有了「他人」,所有人的「自我」才会受到制约。 但同时,也是因为有了「他人」,「自我」才会存在。 整篇其实都是围绕在这个概念上,当「同X恋」已经被大多数的世人所认可,一夜情或1uaNlUn在创作中也十分普遍,还有什麽可以被称为是「悖德」? ──那必然就是要有一个,被建构出来的道德标准。 所以这篇的主轴与其说是「百合」,不如说是「反父权」、「反威权」,然後藉由一系列主角内心中的自我「反抗」,重建起主角跟姑姑的关系。 有一个概念很可惜最终没有地方cHa上去,因为我怕主题太混乱;卡缪AlbertCamus的名言:我反抗,故我们存在Jemerévolte,donoussommes. 本作一半的标题是挪用沙特《存在与虚无》BeingandNothingness提到的概念:「Mapce」、「Mesentours」、「Monpassé」、「Monpro」、「Mamort」。原本想过要翻译成中文,但就卡在「Monpro」有太多可以解释的空间,所以就乾脆全部保留原文。 另外两个外文标题:BeataMaria,拉丁文中颂扬圣母玛莉亚的词汇,「受祝福的玛莉亚」。Kyrieeléison,拉丁文,圣经的祷词:愿主垂怜。 不晓得是否有读者注意到一点:尽管文中是把「玛莉亚」当成陈苡若的绰号,但在〈BeataMaria〉一章中,事实上可以看出来整部作品中追求JiNg神层次的Ai与奉献、纯洁无瑕的玛莉亚,其实是主角张若曦。 还有一个不太重要的小彩蛋:张若曦曾把Bailey叫成Belial,而Belial是圣经中纪载的堕天使之一。 我个人蛮喜欢日本的百合作品。但我发现台湾对於「百合」的定义似乎跟日本不同:一般而言,在日本,「百合」指的是偏向纯Ai系,而有R0UT关系的会被归类到「GL」。 而本次的参赛题目「百合悖德乐园」,许多参赛文章都是R-18,这现象对我个人来说是有些困惑……不过我也没有要批评或反对什麽,只能当成是日台的定义不同。就我自己来说,我追求的「百合」作品是要纯Ai的,再加上「悖德」这个哲学概念,这就导致《姑姑》一文中,事实上Ai情成分较少,「什麽是Ai情」可能才是我希望读者去发掘的重点吧。 2023/3/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