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第1/2页)
| 天津桥一事过去后,也没有和氏璧的下落。 但是又过一日,洛yan的坊间突然流传起“神鬼不觉,荆藏空谷”的歌谣。 一开始未引得重视,但后来有人解读说和氏璧别称荆玉,因其得于荆楚,这一句真实的意思是“荆玉藏空谷”,意即和氏璧藏于空谷之中。只可惜原本是小孩子们唱来唱去,待得引起重视,已经难以追溯最初的源头了。 王世充听说后,立刻派手下兵马到洛yan周围的山谷之中寻找宝物。可是山林幽深,寻找一个小小的和氏璧,如同大海捞针。尽管诸路豪杰亦参与查访,亦无所获。 师妃暄获得消息,也放在心上,四处奔波,同时还ch0u时间策问了宋师道。 这日,她应李秀宁之邀,到董家酒楼一叙。 再次信步于洛yan天街上,她不由得心生恍然,一切未变,一切又好似不同。 正走着,她突然发现前面有一熟悉的身影,忙收敛气息跟了过去。 “边师叔,迷烟查的怎么样了?”婠婠于一花店前挑拣鲜花,低声问道。 边不负站在婠婠身旁,也俯身拣花,行止间颇有风流自赏、孤傲不群的味儿。虽然他长婠婠一辈,但是因着脸白无须,英俊潇洒,倒看不出那么大的差距,不愧“魔隐”之名。 “所用迷烟普通,在洛yan城就有许多家,难以寻踪。” 婠婠拣起一枝花:“那就是毫无头绪了。” “师侄无需担心,现在外面盛传玉藏空谷,不日应就有头绪。”边不负选中一支带露鲜花。 “最好如此,不然你我恐要被师尊责骂。”婠婠又将手中花枝放下。 “师侄聪慧,我等着沾你的光呢!”边不负举起手中花枝,放在婠婠秀发上参详b对,欣然道,“这支花簪在师侄发上必然好看。” 婠婠偏头避过,冷淡道:“我不喜欢这支。” “哦?这样?那真是可惜了。”边不负摇摇头,将手中花枝放下。 师妃暄隔得远远地看着二人,因为声音低小,所以只能断断续续地听到一些,知道婠婠身边的是她的师叔边不负。 待看到边不负对婠婠做出发上试花的亲密举动的时候,师妃暄心头忽涌上难以说清的钝闷,她很快找到了原因——魔门中人行事真是一脉的奇怪大胆,不依常规,更加不顾l常。 不多时,花店前的二人就匆匆离开,师妃暄根据所听推想婠婠之前所言应不假,现在他们也未有所得,就放开这边,去赴李秀宁的宴请。 董家酒楼矗立桥头,与另几座高楼相映成趣。 师妃暄步入厢房之后才知道,除了李秀宁,还有宋玉致。 李秀宁起身迎道:“妃暄,你可来啦!” 师妃暄坐了下来,三人边举箸动餐,边寒暄数句,她这才知道李秀宁和宋玉致在曼清院中有一段偶遇,使得二人结下深厚友谊,是以这次李秀宁也喊上了宋玉致。 “都说玉藏空谷,可是连着搜寻了几日,也是毫无头绪。”李秀宁叹道。 宋玉致道:“洛yan周围山谷连绵,一方小小的和氏璧,实在很难寻到。” 李秀宁看向师妃暄:“不过妃暄你不用担心,城中诸路豪杰,包括我二哥和宋二哥也在尽力相助。” 师妃暄微笑举杯道:“多谢各位倾力相助了。”三人各饮一口。 过了一会儿,宋玉致忽道:“其实,近来我总在想。既然荆是虚指,那么空谷是否也是虚指呢?” 李秀宁一怔,赞同道:“玉致这样的推测也有道理。” 师妃暄点头道:“近来我亦有这种感觉。” 宋玉致苦恼道:“我虽然这么猜,可是却想不到会是虚指什么。” 三人一阵沉默。 李秀宁思索道:“空谷本义是深谷。不过,也可指贤者隐居之所。” 宋玉致道:“不错。但若是后者,洛yan周围如白云山、景室山、嵩山等等,皆是隐居佳所,范围并不b前者小多少。” 师妃暄忽有所感道:“空谷一词,似最初出自‘皎皎白驹,在彼空谷’一句。” 宋玉致点头道:“是的。贤者隐居,也是从此引申。” 李秀宁补充道:“是《诗经》小雅中的白驹一篇。” 三人皆想到了什么,异口同声道:“白驹?!” 师妃暄低头沉思道:“白驹白驹,洛yan城中最着名的白驹,岂不是白马寺的白驹?” 李秀宁同意道:“白马寺乃中土第一古刹,有释源祖庭之称。我原本还觉得如此推断可能只是我们几个一厢情愿,异想天开。但是细细推究,和氏璧在妃暄之手,藏于净念禅院,静斋、禅院皆属佛门。若是真将和氏璧藏在白马寺,倒也是千丝万缕,极其巧妙。” 宋玉致道:“藏在白马寺是一种推断的可能,但也有猜错的风险。” 李秀宁思索道:“虽然如此,但是白马寺已经b空谷的范围小了许多,我越想越觉得很大可能就在白马寺中。” 师妃暄点头道:“这总b毫无头绪大海捞针要好,我会去白马寺一探。” 李秀宁担忧道:“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和氏璧被谁劫走,这人又装神弄鬼,说不定也是陷阱。” 宋玉致赞同道:“不如多带些人手。” 师妃暄沉思道:“也好,就拜托你们替我将消息转告禅院诸人,我先去探路,可以在白马寺中汇合。不过人数不宜太多,以免打草惊蛇。” 宋李二人纷纷点头。 从董家酒楼出来后,师妃暄就独自急匆匆地赶往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yan城东,坐北朝南,中轴有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