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章一 (第1/2页)
大渊文昌十五年,文盛帝因病骤逝。朝堂上下纷乱一片,各皇子举兵争位,兵戎相见。 但令人讶异的是,三个月内二皇子暗中迅速地打出一片血路,杀得原太子人马措手不及,不是Si的Si伤的伤便是拱手而降。 不出一年反抗势力便被大力镇压,相传太子闻旭被软禁於深g0ng,而年仅二十有二的二皇子闻裕在群臣拥戴下登基,号文和元年。 -- 承尚殿。 「若无事上奏即退朝──」 「臣有另事要奏。」一名着青sE绸制官服的男子从自群臣列队中向前跨一步。 见来者为礼部尚书刘岩,玉阶上身穿九龙玄服的男子随意的摆了摆手,「说。」 得到示意,刘岩便道:「启禀陛下,下臣听坊间传闻崔府杨随侍日前大啖於十九阁,不仅醉酒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民nV,更是恣意殴打当街百姓至重伤。」 龙椅上的人原本还算是正襟危坐的姿态便略显放松,背部微靠椅垫,手也从容地轻拄着头。「喔?」 「臣以为,虽杨随侍非直属我大渊官府之人,但毕竟在吏部崔大人手下做事。如此鲁莽行径着实伤了朝堂的脸面。」刘岩语气加重,「更是有崔尚书管教不严之嫌,教我等如何信任我大渊工部官员?何安於工部建设的一砖一瓦呢?莫不会顶上呼来的横祸亦未可知。」 燕帝闻裕颔首,「崔卿?」 一位面貌年约四十的男子一拱手,「臣在。」 「朕非武断之人,其中或许有误会,说说吧。」 「是,陛下。」工部尚书崔益顿了顿,「刘大人前面说的不错,本府随侍确实因醉失手打伤人,本官也已严厉处以家规。」 「好一个严厉的家规,」刘岩侧身向崔益,「崔府如今仍未放人交由司政擅理,你又作何解释?」他越说越大声,越发慷慨激昂,甚至双膝重重跪地,「如此胆大妄为,若是因着此层关系不绳之以法,落人口实其次,误了我国律法公正严明反而使得陛下失信於民啊。望陛下明察。」 「刘大人言重了。」面对犀利的质疑,崔益不卑不亢道:「早些时间本官陪同杨锦挨家挨户的赔罪,安顿好受灾百姓後便亲自送他去司政监认罪。」 「许是消息不灵通,没带到刘府,才让刘大人白白误会一场。」他面带歉意,对着刘岩又是一拜,「崔某在此也拜谢刘大人悉心指点,往後定加严管理,整肃府风。」 「这......」 「臣,崔益,」不等他说完,崔益随即转向御座,声音宏亮满腔忠义,就差没用力拍x脯保证:「亦会加紧整饬工部上下风气,严谨考核人事以杜绝有心之人或无用之才lAn竽充数!并更详细逐步检视建设工程,必不让陛下费心。」 「好,好!」座上闻裕不禁咧嘴拊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能有此气度之臣乃我大渊子民的福气。日後朕就拭目以待崔卿的表现了。」 「是,陛下。」崔益向座上作揖便退回官吏队伍,年轻君王嘹亮的掌声回荡在雄伟的承尚殿,衬得刘岩只身站在道中留也不是回也突兀的窘境,。 见上呈弹劾不成且反使得对头得了君心,刘岩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的表情可谓不JiNg彩。但闻裕不理会,而是若有若无的转向文官队首,无谓的探试询问:「左相以为如何呢?」 刘崔两人时不时在朝上对嘴已成常事,殿内包括皇帝陛下在内每个人对此都是抱着平常心或当茶後闲话,没什麽人放在心上,自然也有人心不在焉,不甚理会。 江忆正是这类人。方才他眼眸微垂的神态,在闻裕看来就是心思老早飘到九霄云外。 突然被点名江忆也不慌,慢条斯理的回覆:「陛下所言极是。」 「哦?怎麽个说法?」 江忆斜眸看向坐姿轻佻的皇上。 得了,贼脸笑盈盈一副找碴的样子,看他发呆被抓包这人心里简直乐得开花。「臣说陛下说的是,有崔大人一片赤城为国乃我朝之幸。」 闻裕的眼角充斥的调侃的意味更甚,还不放过眼前的同窗,「这是朕的意思,那丞相的意思呢?」 江忆清秀的眼睫缓缓颤动,面不改sE。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