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 招商引资上的官斗  (第1/1页)
    因为引到资金,不仅是个政绩,还有引资奖金,甚至还有其它好处。    有些投资商会在私下里给有权的领导好处,再在明面上抬高他们的占股比例。    这也是官员捞钱腐.败的一个途径。    终于,聂华林通过他一个亲戚的关系,物色到一个有实力的投资商——深圳宏达投资集团。    投资商要求他们到深圳去洽谈,聂华林准备率代表团飞过去。    茅启隆知道后,明确表示反对:    “有些所谓的投资商,其实是一个空壳公司,甚至诈骗公司,你们要了解了解清楚,看看他们究竟有没有资金投资?有没有诚意投资教育,避免上当受骗,徒劳往返。”    聂华林辩解道:    “不去接触,怎么知道人家有没有资金和诚意?”    他不顾茅启隆的反对,坚持要亲自率代表团去深圳洽谈。    叶峰作为教育局长,当然受到聂县长的邀请,成了代表团的重要成员。    在成行的前一天晚上,茅启隆打电话给叶峰:    “叶峰,这次深圳你去不去?”    叶峰说:“聂县长让我去,我不能不去啊。”    茅启隆以命令的口吻说道:    “你不要去!”    叶峰愣住,再次捏着手机,不知怎么回答好。    茅启隆又说道:    “你要冷静一点,不要跟着他瞎跑。你听我的话,不会错的。你看那个中介人,所谓的女总裁,满脸横rou,一看就不是好人,肯定谈不成。”    叶峰斟酌着话语,小心翼翼地回答:    “茅书记,这恐怕不大好吧?聂县长已经安排好了,我作为一个教育局长,怎么能……”    “好好,你跟他去吧。”    茅启隆不高兴了:“看你们能跑出什么名堂!”    聂华林率代表团乘飞机到达深圳后,没顾得上休息,就与这边的介绍人进行接触,然后与投资商正式进行洽谈。    经过几轮艰苦的谈判,终于达成一致意见。    回来非常高兴,向茅启隆等领导汇报招商成果。    过了一个星期,投资商到江海县来考察。    聂华林率县里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热情接待,然后在县里最高档的凯悦宾馆会议室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    聂华林拿着合同,向从国外考察回来的茅启隆汇报时满脸红光,底气十足。    茅启隆却不以为然,甚至一脸不屑。    没想到事情的发展正如茅启隆说的那样,那个投资商潇洒走一回,吃喝玩乐了一下,竟然一去不复返,让大家白忙了一场。    这天,茅启隆把叶峰叫到办公室,还没等他坐稳,就带着嘲讽的口气反问:    “怎么样?叶局长,投资商的资金什么时候到位啊?”    叶峰尴尬笑笑,无言以对。    “还笑呢。”    茅启隆脸色一沉:“你就是不听我的话,跟着人家瞎跑。”    叶峰无奈解释:    “有些事怎么说呢?开始都看不太清。可大家也都是好心,为了……”    “你还在替他说话?”    茅启隆不高兴了:    “你立场要站站稳,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忘了,你的任命权在握我的手里。”    “另外,我再次提醒你,你不要被人卖掉,还替他说好话。”    叶峰有些吃惊地看着他,说不出话来。    叶峰呆呆坐了一会,就站起来由衷道:    “茅书记,以后我会注意的,吃一堑,长一智。”    聂华林招到一个空头投资商,也有可能是骗子,很没面子。但他不死心,继续到处请人联络有钱的投资商。    过了几天,他又联系到一个投资商,那是江海本地的一个房产公司大老板。    有县长为他撑腰,大老板兴致很高,立刻来到县政府跟华林华进行洽谈。    他暗中承诺县华林两个好处:    一是给聂华林百分之一投资总额的回报,投资两个亿,就是两百万。二是给他所有股分的百分之五的股权,让聂华林以别人的名义占股。    然后在合作协议上,他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条件。    茅启隆见又是聂华林物色的投资商,就细看协议条款,觉得里面有猫腻,所以条件太苛刻,便坚持原则,坚决不肯让步。    华华林知道后,非常不满。    一次在一起吃饭时,他故意当着茅启隆的面质问叶峰:    “叶局长,你们教育局是怎么回事?对空头投资商,你们议论纷纷,把我说得很难堪。”    “现在人家真有实力和诚意来投资,你们又设置重重障碍,坚决不肯让步,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叶峰小心翼翼回答:    “哪里啊?我们把投资商都当成了上帝,怎么会给他们设置障碍呢?茅书记,你说是不是?”    茅启隆不卖聂华林的账,严厉说道:    “对所有投资者,我们都热情欢迎,一视同仁。但不管是谁,都得按照国家规定办,不能满天要价,甚至存在背后交易。”    聂华林脸色一变,但不知道怎么反驳好,就没有说话。    那个房产老板在谈判桌上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只好勉强与市政府签订了一份合同。    然后他四处活动,想拉其他老板来投股。一些老板知道县委书记与县长有矛盾,怕蹚这个浑水,会有后患,就不肯来投资,这个协议也就成一纸空文。    事后,聂华林在一次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大会上,借题发挥:    “我们谁也不是诸葛亮,能够预测事情的发展结果。所以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能随随便便下结论,挫伤大家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茅启隆听出他的言外之意,在最后的发言中,对他进行了有力回击。    叶峰从他们两人的官斗中,知道茅启隆是清正廉洁的好官,聂华林虽然工作也很努力,但私心太重,是个腐.败官员,就坚定地站在茅启隆这边。    只是在表面上,他也尽量不得罪聂华林这个顶头上司。    叶峰毕竟进入官场不久,与教育界之外的人接触不多,没有投资商方面的人脉。    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人,那就是建筑大老板金浩明。    金浩明也是江海人,原来是老师,对教育也很热心,是他的帮助才让他当上正局长的。    他有没有投资教育的兴趣和想法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