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 【朝堂】 (第2/2页)
高无上的帝王。 神通就更离谱。 除了【帝王威严】有些用,其他的全部没眼看。 “臣萧寒歌,拜见陛下。” 林寒盈盈空首拜下。 对这个跪拜礼仪,林寒是很不适应,很不爽,但入乡随俗,这是必须的过程,不然他现在会被人拉出去砍了。 “你便是萧寒歌?有何事启奏?”汉灵帝没精打采问道。 “陛下,瘟疫之灾数月未解,涅阳县令张机精通医术,经日夜研习,得医治瘟疫药方,南阳瘟疫之患已解,遂写药方随奏折一起,奏明陛下,请求陛下将药方予太医令,传于天下医者,解大汉瘟疫之灾,救天下百姓。” “奏折呈上来。” 汉灵帝瞬间来了精神,让身边的张让,将林寒手中的奏折呈上来。 阅览林寒手中奏折,大喜过望,当即传来太医令吉本。 “吉太医,南阳张机传来好消息,瘟疫之患有解,此乃药方,你看看对与不对?” 汉灵帝将连同奏折一起的药方,让人递给吉本。 “妙,妙不可言。”吉本观后大喜,拜道:“陛下,此方妙不可言,或有奇效,或可一试。” “药方便交予吉太医,验明是否有效,若有效,当传天下医师,以解我汉土瘟疫之患。” “臣遵旨。” 吉本拿到药方,急忙退下。 奏折之事,未确定药方是否有效,便不再议论。 林寒退到一旁,静静看着这东汉朝廷的朝会,对他而言,这是一个稀奇的事。 “张机奏折之事,待太医验明之后,再作赏赐,众卿可还有其他事启奏?”汉灵帝开口问。 “臣有一事启奏。” 太常杨赐出列,呈交奏折。 “陛下,巨鹿有妖道张角,借瘟疫之名,设渠帅,诳曜百姓,稍益滋蔓,不可不察。宜切敕刺史,乃使流民归本郡,防其成患。” 何进当即出言:“陛下,两年前,杨太常为司徒时,亦有同样奏事,于朝堂之上与陛下争辩,如今两年已过,亦不见张角有何动静,臣以为,杨太常不过杞人忧天。” 见状,张让开口道:“陛下,臣知晓此事,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其弟子在瘟疫之时,下山济世救人,角乃以善教化,郡县皆以为为民所归,不可怪罪。” “道士下山,悬壶济世,教化平民,乃善事,不可错怪好人。”汉灵帝说道:“杨太常,此事你已多次提及,不见其事,休要再提,众卿可有其他事启奏?” 杨赐叹息退下。 我滴个乖乖。 张角之名,两年前就出现在朝堂之上了。 林寒着实惊讶。 看来师父的谋算,多多少少有些掩盖不住,还好汉灵帝够昏庸,够听张让的话,不然还真拖不到184年。 “启奏陛下,臣有一事。”太尉许戫上前说道:“板楯蛮寇,连年讨之不能克,请陛下作决定。” “竟有此事?当发兵讨伐,众卿可有对策?” “陛下,臣有一策。” 1 益州掌记簿程包上前,谏道。 “板楯七姓,其人勇猛善战,昔羌入汉川,郡县被破,得板楯救之,羌军死伤殆尽,羌人谓板楯为神兵,不敢南下。 建和二年,羌人复入劫掠,依仗板楯连摧破之。前车骑将军冯绲南征武陵,亦倚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郡乱,太守李颙亦以板楯讨而平之。忠功如此,本无恶心。 奈何长吏乡亭更赋至重,过于奴虏。亦有嫁妻卖子,或乃至自刭割,虽陈冤州郡,而牧守不为通理,朝堂悠远不能自闻,含怨呼天,无所叩诉。故板楯相聚以致叛戾,非有造反之意。若选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必发兵征伐。” “竟有此等渊源?岂有此理。众卿家,巴郡太守可有合适之人?” 程包再上前,说道:“陛下,臣以为曹谦曹大人最为合适。” “臣愿意为陛下分忧。” 被程包点名的曹谦上前,稽首而拜。 “好,朕便封曹谦为巴郡太守,即刻上任,解板楯之乱,若板楯有悔改之意,可宣而赦之。” “臣遵旨。” 1 谈国家大事,林寒无法参与。 直至朝会结束,林寒退去。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朝会,除了入场那一刻,其他时间没什么存在感。 离开嘉德殿时,周围的百官对自己是指指点点,尽量远离,眼中多少带着厌恶与生疏。 对此,林寒不在意。 他关心的是今天的朝堂的议题,现在张角,已经在朝堂的议题之中,看来有机会,要安排一下黄巾军方面的事。 怎么说,他现在也是太平道的神上使,相当军事总指挥,至少提高一些黄巾军的变数,即便起义不成功,也不用像历史中那么惨烈。 “萧将军,留步。” 一个爽朗声音从后面叫住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