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第2/2页)
。” ……好像确实是这样。我竟从未曾细想这个问题。之前以为他为先主守孝,可是遍观史书,也没见过有哪个太子在先皇帝崩后不立即继位,当少主当一年的。 “你这……鱼类的脑子是不是跟凡人不太一样啊。该想的不想,一天到晚怀疑我是不是搞断袖。”他气笑了,扑过来摇我一下。随后又翻身仰躺回去,看着床顶说:“娴月,我不知道你一直以来是在避嫌,还是真对前殿那些事不感兴趣。但是今天……我无论如何也想请你听我说。” 明玉的太傅是左光禄大夫葛仲休葛老,德高望重,在江南也素有文名。除此以外还有尚书令李子尧,御史中丞柳宗浩。明玉伤愈后,先主留下这几人,亲自带明玉谒见,让他拜为老师,并托他们好好教导太子。此三者皆为贤能之臣,世称长化三帝师。当然,明玉未正式登基时沿用先主年号,等到明年,前面两字估计就要改了。 及至先主征南罹患急症,自觉不久人世,又解下随身印绶佩剑交予亲信慕容班、邱韬二将军,嘱他们协助扶持太子继位。有不服者,即刻斩于殿上。 先主丧讯传回后,礼部奏请明玉即位登基。殿中侍御史却进言直谏,认为以他的身体情况不足以当大任,希望邱太妃垂帘听政,让小皇子继位。 邱将军与慕容将军要奉先主遗命斩了他,被明玉制止。柳公自责事情出在御史台,意欲请辞告老归乡。 殿上弄得一团乱。 最后尚书令提出了折中的方法。明玉还未成婚,后宫不能无主。让他先择一名贵家女子娶为正妻,礼成后再行继位。 他心内不愿,又不能顶撞老师。便模棱两可地应过去,说后日再议。 结果这个头开了以后,宫内朝中接二连三,全在给他荐人。适逢南疆战事不利,先主又崩,诸臣劝他议和。他便坚称誓竟父皇未遂之志,委邱太妃监国,率了兵到南方去了。 “没想到回来之后便无人再反对我继位。就连妻子也有了。如此说来,我倒还挺幸运。”他自哂道。 “你……” 听到这些,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心内震谔。 我向来以为他征南时便有成竹在胸,因此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可如此看,他莫不是怀了易水之心,根本没想回来。 “你去南方的时候……知道自己能赢吗?” 我颤抖着声音向他确认,希望听到他的肯定。 “当然不知道啊。谁还没打就知道能不能赢。我是真没想到南朝军队如此不堪一击。不发援兵,不给粮草,守将两日便弃城而去。竟有这样打仗的么?”他拧起眉,“……不好意思,我应该没骂到你家人吧?” “没有。”父亲是文职,当时也已经下狱。那帮蠹虫确实是这样的。 “我本来做好准备要在那边待一段时间,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四年。结果南朝半年就撑不住了。” “你……不会是想去送死吧?” “战场上生死有命。我没想这么多。就是不想跟他们吵架,所以尽量拖一阵。回来皇弟也大些了。” 突然,我猛省,内心如遭雷击。 他委托监国的是邱太妃。 而他上次告诉我说,叔父慕容将军随他去南方,邱将军守都城。 他未避嫌,莫不是故意的。 若果死于疆场之上,便也算得为国捐躯;若得以平安归来,京城却已然变了天,太妃与舅父同他幼弟站在一道,就让他们站,自己则平静地把残躯交予他们处置。 他说他没想那么多,我知道他不会骗我。可他的一举一裁,分明都是在将自己往死路上送。 只是太妃与将军不知该说不负他所望,还是让他失望了。 我蓦然明了初见那晚他眼睛里的果决与悲伤是为何意了。瞬间又惊又气,一口咬住他的肩头。 衣料滞涩的感觉塞了满口,我忍住眼泪,把快要流出来的鼻涕擦到他前襟上。 “拓跋珏!拓跋明玉!你蠢啊!” “噫,你别给我抹鼻涕,你……我叫他们进来给我换一件了啊。” 我咬住衣领,不让他叫。 “先主为你如此cao心,文付三师武托二将,又帮你拣选亲随,保身边之人可以信任。你父皇亲手将江山交予你,你得接着啊!” “我都没有手了,拿什么接。”他惨笑,“我都不能给你擦一擦的。” “以头脑,以身子,以心!大丈夫当心怀天下,有胸襟有担当,你怎么能把你的子民就此抛下呀!” “娴月,别生气。”他侧过身用肩膀碰了碰我,“当时还不认识你。现在有你了,我一定好好做事。” 不久前我想过,若家中无波折,我不曾得遇明玉,那么脑海中对他的印象,许是如书中先贤君子一般,独行其道,果决孤清的身影。 但是我认识了他。他心性温润,品格上佳,却又明朗生动,同身伴之人都相处和乐。与我想的完全不一致。 我以为怀慎思行远道原来也可以不存忧患之情。他既能如此豁达,我也为他感到开心。 可事实并非这般。他的神魂还是如我向来所见的古之君子,孑身孤旅于长夜的漫途浩浩。 只是明明披枷带锁走得艰难,却仍愿为世人播撒辉光。 他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纵然心性优异,仍存六欲七情。 我也一样。他说我超然物外,其实我只是在尘世之中找不到,也不敢选定一隅立身之方。 有了立场便有了目标,要接受世人的评价,更须时时自审与想做到的相去多远。 可明玉别无选择。他也会踟蹰也会畏怯,却仍坚定地持守着这条最艰难的道路。 既如此,我愿意将自己的位置,放到他的身边。 明玉在对面用肩膀拥着我,突然叹了口气。 “只是我还有一个纠结的地方。若做了天子,都去心怀天下了,将你放在哪里。” 我看着他的眼睛,“娴月不求在明玉心上,只愿在明玉身边。” 夜光幽明,他如许多个之前的晚上那般眼睛亮亮地看着我。但眉目挚切,神情是那种我觉得最好看的认真。 “那娴月,我再诚心问你一次。你愿做我皇后,协我共理天下么?” “娴月愿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