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5章 京城熟人  (第1/2页)
    第475章京城熟人    大隋,京城。    冬日的寒风刮在白面书生单薄的身上,让他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真冷啊~”    寒风已无情地钻进衣服里,使人瞬间感到全身冰冷。    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有人拿着刚买的新春对联从面前走过,他这才想起快要到新年了。    回到独居的小屋,白面书生掸去落在墙角和窗格子上的灰尘,把方桌擦干净。    又将切菜的刀磨凉,堆好柴火.........    这些事情对于他来说已经十分地娴熟,落考的这些年。    他靠着写对联,写字为生。    以前觉得天都要塌了,活一天是一天。    可当事情过去了以后,便觉得当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忙活了一阵,身上都是汗,屋内被火烤得太热了。    白面书生披上一件单衣,走到窗前。    用力一推,窗户顿时被推开,一股风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    “呼~”    长出一口气,白面书生再次关上了门。    开始去厨房,准备今天的晚饭。    土豆,以及洗好的蘑菇。    已经过了四五日了,自己投的书仍然没有半点消息。    估摸着是被拒绝了。    白面书生无奈叹了一口气。    不过,很快他便自己安慰起自己来。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咚咚咚!!”    有人敲门。    白面书生以为是邻家的大婶,忙将门打开。    一边说着,“大婶,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早?嗯?”    白面书生一愣,站在门前的可不是邻家大婶。    而是一个不认识的中年人。    相貌堂堂,衣着华丽,一看便是富贵人家。    “足下可是此书的作者?”张启明开门见山。    “..........是。”白面书生确认了对方手上拿的正是自己写的游记志异的初稿。    “在下张启明特来拜见。”    “张启明?”    白面书生微微吃了一惊,对于张启明这个名字他实在是在熟悉了,在话本界极具影响力。    不过也仅仅只是瞳孔一缩,在没有其他的表现。    毕竟是在百鬼城待过,也见识了群鬼聚集,一剑平城的震撼景象。    “哦....那请进吧。”    白面书生泡了茶水、    张启明表明了自己的来意,毫不吝啬地赞美着这本。    好不容易得到了认同,白面书生十分地开心。    这一聊,便聊到了很晚。    二人商量好了稿酬,以及未来刻书的计划。    最后,张启明实在忍不住问道:“敢问这些东西您是怎么想出来的?”    白面书生笑了笑,“这是一个游人讲与我听的。”    “哦?游人?”张启明满脸好奇,“那敢问这游人现在身在何处?”    白面书生摇了摇头,“不知。”    .............    又是两月后。    新年已过,书坊中满是书客。    近些日子以来,一本名为《游行志异》的话本大放光彩。    由扬名书坊印刻,话本印刻销量一度刷新了五年前的记录。    成为人爱好话本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就连一些原本不喜话本的人都对此来了兴趣,一看之下,便不可自拔。    在京城东城区,一条遍植槐树的清幽的街道中,坐落着大隋级别最高的学府,以及教育事业的最高管理机构。    国子监。    深夜的国子监,仍旧是有着微弱的灯火。    偏堂之中,有耄耋之年的老人在抄写卷宗。    也有不到桌子腿高的孩子,正叼着笔,似乎是在想着一些什么。    靠东边的位置,有一位穿着青衫的女子。    个子高挑,头发乌黑,黑亮的长发简单地扎起来。    手中握笔,一笔一划地写着。    随着时间一点点地流逝,临近寅时。    偏堂除了青衫女子,已经不见任何人了。    又过了半晌,东边泛起了鱼肚白。    青衫女子才终于起身,收拾准备离开。    走在青石板的小路上,一路来到西院。    院子敞开着,有一位老者正端着一本书,一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